狼餐虎噬的成语故事

拼音láng cān hǔ shì
基本解释①同“狼餐虎咽”。②比喻残酷剥削搜括。
出处元·无名氏《小尉迟》第一折:“你道因何封我做净盘将军,若有人请我到的酒席上,且不吃酒,将各样好下饭,狼餐虎噬,则一顿都噻了,方才吃酒,以此号为净盘将军。”
狼餐虎噬的典故
阎王殿又开始进行例行清点,判官拿起鬼名册进行饿鬼清点,马上一鬼头跑来禀报:“前鬼门关守者,失于防检,诸饿鬼乘机逃去阳世偷生。”阎王问他们在阳世做什么。鬼头禀报说做县令。阎王感慨说:“这些饿鬼今一得志就会狼餐虎噬地残害人们。”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狼餐虎噬)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共为唇齿 |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邓芝传》:“蜀有重险之固,吴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长,共为唇齿,进可兼并天下,退可鼎足而立。” |
举足轻重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窦融传》:“方蜀汉相攻,权在将军,举足左右,便有轻重。” |
令行禁止 | 《逸周书 文传》:“令行禁止,王始也。” |
口服心服 | 《人民文学》1977年第9期:“毛主席从革命的根本利益出发,启发我们顾全大局,使我口服心服。” |
泼冷水 | 毛泽东《反对党内的资产阶级思想》:“不要禁止,出于群众热情,也不泼冷水。” |
阴曹地府 | 清 李绿园《歧路灯》:“我到咱家,不能发送爷爷入土,不能伺候奶奶,倒叫我奶奶伺候我,且了自己爹娘。这个不孝,就是阴曹地府下,也自心不安。” |
年高德韶 | 鲁迅《彷徨·长明灯》:“坐在首席上的是年高德韶的郭老娃,脸上已经皱得如风干的香橙。” |
添油炽薪 | 明·李贽《与曾中野书》:“昨见公,令我两个月心事顿然冰消冻解也。乃知向之劝我者,只为我添油炽薪耳。” |
不文不武 | 唐 韩愈《泷吏》诗:“不知官在朝,有益国家不?得无虱其间,不文亦不武。” |
疾雷不及塞耳 | 《淮南子 兵略训》:“故善用兵者,见敌之虚,乘而勿假也,追而勿舍也,迫而勿去也,击其犹犹,陵其与与,疾雷不及塞耳,疾霆不暇掩目。” |
肩背相望 | 清·黄宗羲《与李杲堂陈介眉书》:“今夫旦中之医,弟与悔木标榜而起,贵邑中不乏肩背相望。” |
乘间抵隙 | 清·黄遵宪《驳革命书》:“于是浮浪之士,失职这徒,乘间抵隙。” |
知雄守雌 | 先秦 孔子《老子》:“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
不遑暇食 | 《书 无逸》:“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万民。”孔颖达疏:“遑亦暇也。重言之者,古人自有复语。犹云‘艰难’也。”一说,没有闲暇时间从容地吃饭。 |
服气餐霞 | 明·无名氏《女真观》第二折:“服气餐霞总是空,导引劳形枉费功。” |
天理昭然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3卷:“你却如何杀了丈夫,劫了十五贯钱,逃走出去?今日天理昭然,有何理说!” |
临崖失马 | 明·沈受先《三元记·错认》:“我且回程,又不是临崖失马,有何劳顿?” |
璞金浑玉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浑金,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器。” |
云从龙,风从虎 | 《周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 |
规绳矩墨 | 汉·王符《潜夫论·赞学》:“昔倕之巧,目茂圆方,心定定平直,又造规绳矩墨以诲后人。” |
不足为凭 | 宋 刘安世《尽言集 论蔡确作诗讥讪事第六》:“开具乃委曲苟免之词,不足为凭。” |
食少事繁 | 《晋书·宣帝纪》:“先是,亮(诸葛亮)使至,帝问曰:‘诸葛公起居何如?食可几(许)米?’对曰:‘三四升。’次问政事,曰:‘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 |
樵柯烂尽 | |
凤管鸾笙 | 明·廷讷《狮吼记·访友》:“歌儿舞女朝朝醉,凤管鸾笙步步随。” |
豪门巨室 | 《晋书·阎缵传》:“其侍臣以下文武将吏,且勿复取戚豪门子弟。”《孟子·离娄上》:“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