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冷板凳的成语故事

拼音zuò lěng bǎn dèng
基本解释比喻因不受重视而担任清闲的职务。也比喻长期等候工作或长久地等待接见。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7回:“虽然也没有什么大进项,比起没有发达的时候,在人家坐冷板凳,做猢狲大王,已经天悬地隔了。”
暂未找到成语坐冷板凳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坐冷板凳)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反戈一击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吾与杨军反戈击之。” |
体无完皮 | 晋·郭讼《魏晋世语》:“纂性急少恩,死之日体无完皮。” |
指不胜偻 |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吴喆》:“奇遇之多,指不胜偻,若今日所昵,未数数觏也。” |
束身就缚 | 《晋书·段灼传》:“艾被诏书,即遣强兵,束身就缚,不敢顾望。” |
拍案惊奇 | 明末·凌濛初有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
鸾飘凤泊 | 唐 韩愈《峋嵝山》诗:“科斗拳身薤倒披,鸾飘凤泊拿虎螭。” |
不痴不聋 | 《宋书 庾炳之传》:“不痴不聋,不成姑公。” |
不时之须 | 宋 苏轼《后赤壁赋》:“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 |
不进油盐 | |
染苍染黄 | 《墨子·所染》:“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
齐心戮力 | 晋 袁宏《后汉纪 献帝纪一》:“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 |
熊据虎跱 | 汉·陈琳《檄吴将部曲文》:“自董卓作乱,以迄于今,将三十载,其间豪桀纵横,熊据虎跱,强如二袁,勇如吕布,跨州连郡,有威有名,十有余辈。” |
劳形苦心 | 鲁迅《故事新编 非攻》:“劳形苦心,扶危济急,是贱人的东西,大人们不取的。” |
片长末技 | 清·沈葆桢《复奏洋务事宜疏》:“抑知片长末技,以备顾问,以供驱策,未尝不可。” |
顶名替身 | 《西游记》第十五回:“顶名替身者取首级,交头互耳者取首级。” |
刳精呕血 | |
徒负虚名 | 茅盾《子夜》:“我知道赵伯韬肯放款子,就可惜我这‘红头火柴’徒负虚名,和这位财神爷竟没有半面之交!” |
衔恨蒙枉 | 汉·孔僖《上书自讼》:“恐有司卒然见构,衔恨蒙枉,不得自叙,使后世论者,擅以陛下有所方比,宁可复使子孙追掩之乎!” |
一言定交 | 唐·权德舆《唐丞相太保致仕岐国公杜公墓志铭序》:“一言定交,死生以之,趋人之急,唯恐不及。” |
披头跣足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1回:“军士曰:‘恰才见甘夫人披头跣足,相随一伙百姓妇女,投南而走。’” |
堆积成山 | 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目前的历史转变时期,问题堆积成山,工作百端待举,加强党的领导,端正党的作风,具有决定的意义。” |
寄人门下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19章:“像她这样一个寄人门下的二十二岁的姑娘,目前的处境可想而知。” |
缙绅之士 |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若其不事异姓,躬自引决,缙绅之士,殆无一人焉。” |
魂耗魄丧 | 明·沈德符《野获编·府县·邑令轻重》:“其视州县守令,若鹓鸾之视腐鼠,一或得之,魂耗神丧,对妻子失色,甚至昏夜乞哀以求免。” |
白璧三献 | 见《韩非子 和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