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销骨立的成语故事

拼音xíng xiāo gǔ lì
基本解释身体消瘦;骨架凸现。形容身体极为消瘦。形:身形;形体;销:消瘦;枯槁;骨:骨架;立:树立;凸现。
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叶生》:“生嗒丧而归,愧负知己,形销骨立,痴若木偶。”
暂未找到成语形销骨立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形销骨立)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体贴入微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8回:“‘只要心平点,少看点利钱,那些贫民便受惠多了。’我笑道:‘这可谓体贴入微了。’” |
擒奸讨暴 | 三国·魏·曹操《褒扬泰山太守吕虔令》:“卿在郡以来,擒奸讨暴,百姓获安。” |
稗官小说 | 明 唐顺之《仪宾立公墓志铭》:“盖自诸史百家星官堪舆道书释经,下至稗官小说,皆能陟其津涯而发之诗歌。” |
莫信直中直,须防人不仁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5回:“石秀自肚里暗忖道:‘莫信直中直,须防人不仁。’我几番见那婆娘常常的只顾对我说些风话,我只以亲嫂嫂一般相待。” |
开国元老 | 《北史·赵普传》:“伏见山南东道节度使赵普,开国元老,参谋缔构,厚重有识。” |
渡河香象 | 《优婆塞戒经》第一卷:“如恒河水。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能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 |
耳聋眼花 |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90回:“晁夫人又不头疼脑热,又不耳聋眼花……喜喜笑笑,那像一个将要不好的人。” |
兄弟参商 | 三国·魏·曹植《与吴季重书》:“面有逸景之速,别有参商之阔。” |
西山日迫 | 元·无名氏《九世同居》第一折:“堪叹的是西山日迫桑榆暮,喜的是高堂月旦芝兰聚。” |
逼人太甚 | 清 王韬《淞滨琐话 记双烈》:“潜行反间之谋,洵逼人太甚!” |
有脚阳春 | 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 有脚阳春》:“宋璟爱民恤物,朝野归美,时人咸谓璟为有脚阳春,言所至之处,如阳春煦物也。” |
沉静寡言 | 《逸周书·官人解》:“沉静而寡言,多稽而险貌,曰质貌者也。” |
钩玄提要 | 唐 韩愈《进学解》:“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
瞑思苦想 | 《十月》1981年第2期:“这会儿你在这儿瞑思苦想,脑子里一定在盘算:怎么样再干?——我能够猜得出。” |
批红判白 | 宋·李格非《洛阳名园记·李氏仁丰园》:“今洛阳良工巧匠,批红判白,接以他木,与造化争妙,故岁岁益奇。” |
求生不得 |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造成了普遍于全国的灾荒和匪祸,使得广大的农民和城市贫民走上求生不得的道路。” |
趁波逐浪 | 元 尚仲贤《柳毅传书》第四折:“谁想并头莲情断藕丝长,搬调的俺趁波逐浪。”元 石德玉《紫云亭》第四折:“当日个为多情一曲《满庭芳》,曾贬得苏东坡也趁波也趁波逐浪。” |
怙顽不悛 | 《明史·广西土司传二·思明》:“帝曰:‘蛮人怙顽不悛,终必取祸,姑待之。’” |
诘戎治兵 | 《尚书 立政》:“其克诘尔戎兵。” |
精诚贯日 | 元·白朴《沁园春·十二月十四日为平章吕公寿》:“把金汤固守,精诚贯日,衣冠不改,意气横秋。” |
锋镝之苦 |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74章:“目的在于造成一种超然于南北以外的特殊地位,使浙江人民不受锋镝之苦。” |
铢施两较 | 明·方孝孺《答许廷植书》:“其赋于人也,铢施两较,不肯多与。” |
混水捞鱼 | 《中国歌谣资料·口吃中国饭》:“何应钦,骨头轻,混水捞鱼鬼门经,口吃中国饭,心向大‘皇军’。” |
刀耕火耘 | 宋·苏轼《王公仪夔州路转运使程高夔州路判官制》:“三峡之民,刀耕火耘,与鹿豕杂居。” |
孤鸿寡鹄 | 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慰夏孤》:“向日蚕桑动,忽相逢孤鸿寡鹄,无门投控,飞鸟依人情可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