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兰生于深林的成语故事

拼音zhī lán shēng yú shēn lín
基本解释香草长在深山里依然芬芳。比喻品德高尚的人不因身处逆境而败坏名节
出处《孔子家语·在厄》:“芝兰生于深林里,不以无人而不秀;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穷而败节。”
暂未找到成语芝兰生于深林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芝兰生于深林)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老朽无能 | 郑愚《潭州大沩山同庆寺大圆禅师碑铭序》:“以耽沈之利欲,役老朽之筋骸。” |
犯言直谏 | 韩非《韩非子 外储说左下》:“犯颜极谏,臣不如东郭牙,请立以为谏臣。” |
河伯为患 | |
道殣相枕 | 郑观应《救时揭要·救济速报》:“明年大饥,道殣相枕,张罄家以糜粥济之,活者万计。” |
目不妄视 | 《仙传拾遗·杨通幽》:“护气希言,目不妄视,绝声利,远嚣尘,则可以凌三届,登太清矣。” |
神思恍惚 | 唐 无名氏《郑德磷》:“德磷大骇,神思恍惚,悲婉久之,不能排仰。” |
大笔一挥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43回:“老贼看了,连说:‘妥当结实,就劳贤契大笔一挥。” |
形势逼人 | 谢觉哉《冷和热》:“‘热’可以逼得喜冷的人也热起来,形势逼人,不热不可。” |
千秋万代 | 唐 刘长卿《哭陈歙州》:“千秋万古葬平原,素业清风及子孙。” |
刘郎前度 | 南朝 宋 刘义庆《幽明录》载:东汉刘晨阮肇在天台山遇仙,归来已是晋代。后刘等重访天台山,旧踪渺然。 |
背山起楼 | 唐 李商隐《杂纂》上卷:“杀风景:花下晒裈,背山起楼。” |
鱼笺雁书 | 明·史叔考《醉罗歌·题情》套曲:“泪痕一线罗裙绣裾,相思两字鱼笺雁书。” |
夏虫朝菌 | 语出《庄子 秋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又《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 |
执迷不悟 | 《梁书 武帝纪上》:“若执迷不悟,距逆王师,大众一临,刑兹罔赫,所谓火烈高原,芝兰同泯。” |
盲风怪云 | 宋 姜夔《圣宋铙歌吹曲 时雨霈》:“五领之君,盲风怪云,毒蛇臻臻,相其不仁。” |
赍志没地 | 南朝·梁·江淹《恨赋》:“赍志没地,长怀无已。” |
附耳低言 | 明·天然痴叟《石点头·侯官县烈女歼仇》:“……遂附耳低言道:‘这桩事,除非先如此如此,种下根基,等待他落入我套中,再与你商量后事。’” |
许由洗耳 | 晋·皇甫谧《高士传·许由》:“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颖水滨……巢父曰:‘……子故浮游俗间,求其名誉,污吾犊口。’牵犊上流而饮之。” |
面红面赤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回:“自蒙泰山错爱,将令爱嫁事小人……虽不曾生半个儿女,未曾面红面赤,半点相争。” |
阳九之会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司马朗传》:“明公以高世之德,遭阳九之会,清除群秽,广举贤士,此诚虚心垂虑,将兴至治也。” |
单步负笈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邴原传》:“单步负笈,苦身持力。” |
戛玉鸣金 | 唐 白居易《听田顺儿歌》:“戛玉敲冰声未停,嫌云不遏入青冥。” |
帷箔不修 | 宋·王禹偁《补李揆谏改葬杨妃疏》:“内乃帷箔不修,衽席无别,遂使帝心荡于上,人心怨于下。” |
目注心凝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粉蝶》:“阳目注心凝,对烛自鼓;久之,顿得妙悟,不觉起舞。” |
后实先声 | 明·陶宗仪《辍耕录·檄》:“一战乘胜而渡江,诸将列降而献土,厥角稽首,迎我前矛,后实先声,易如破竹,昭天顺人信之助,成我风行草偃之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