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统天下的成语故事


一统天下

拼音yī tǒng tiān xià

基本解释原指统一的国家。现常指某一地区或某一机关单位不贯彻上级意图而形成的独立王国;也可泛指少数人霸占的某一领域。

出处《公羊传 成公十五年》:“王者欲一乎天下。”又,《隐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一统天下的典故

我国历史上第二个一统天下的朝代是汉朝,秦朝统一后,由于暴政造成各地起义此起彼伏,汉高祖刘邦趁机斩白蛇而举义旗,一统天下,他也犯了分封诸侯的错误,造成内部诸侯争权夺利,战争不断,到了汉献帝时候,国家又分为三国。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一统天下)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绵里藏针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当日说知心,绵里藏针。”
情天泪海 金松岑《论写情小说于新社会之关系》:“取无数高领窄袖花冠长裙之新人物,相与歌泣,于情天泪海之世界。”
墙上泥皮 元·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可正是堂上的糟糠,休猜作墙上泥皮。”
附赘悬肬
兵强则灭 《列子 黄帝》:“老聃曰:‘兵强则灭,木强则折。’”按今本《老子》作“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
挥汗如雨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一》:“监淄之途,车彀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
桑户桊枢
昂然而入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5回:“须臾,李恢昂然而入。”
求大同,存小异
明查暗访 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18回:“差你往齐东村明查暗访,这十三条命案是否服毒?”
齿牙余论 《南史·谢眺传》:“士子声名未立,应共奖成,无惜齿牙余论。”
残杯冷炙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杂艺》:“唯不可令有称誉,见役勋贵,处之下坐,以取残杯冷炙之辱。”
物以希为贵 鲁迅《朝花夕拾·藤野先生》:“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
枯形灰心 《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加死灰也。”
缩头缩脚 清·觉佛《女英雄》:“你想这样缩头缩脚,反让金人耀武扬威,还能成为个国度吗?”
贫嘴恶舌 老舍《骆驼祥子》:“他天生来的不愿多说话,所以也不愿学着城里人的贫嘴恶舌。”
正色敢言 《明史 王竑传》:“十一年授户科给事中,豪迈负气节,正色敢言。”又《刘健传》:“健学问深粹,正色敢言,以身任天下之重。”
束手待死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回:“曹兵既至,岂可束手待死,某愿助使君破之。”
舞文枉法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06回:“稽查书办,没有一个不舞文枉法。”
引以为荣 老舍《四世同堂》七四:“他们一向规规矩矩,也把儿女们调教的规规矩矩,这是他们引以为荣的事。”
闳言高论 宋·欧阳修《代人上王枢密求先集序书》:“故其间钜人硕德闳言高论流铄前后者,恃其所载之在文也。”
矜贫救厄 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四十:“与穷恤寡是一药,矜贫救厄是一药。”
党邪陷正 《旧唐书·宋璟传》:“璟谓曰:‘名义至重,神道难欺,必不可党邪陷正,以求苟免!’”
食味方丈 春秋·齐·晏婴《晏子春秋·问》:“昔吾先君桓公善饮酒穷乐,食味方丈。”
截发锉藳 明·徐渭《寿史母序》:“陶侃之母贫约无他营也,截发锉藳,以易其供,以给其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