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瓜之年的成语故事

拼音pò guā zhī nián
基本解释瓜字可以分割成两个八字,所以旧诗文称女子十六岁时为“破瓜之年”。
出处宋·陆游《无题》诗:“碧玉当年未破瓜,学成歌舞入侯家。”
暂未找到成语破瓜之年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破瓜之年)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理直气壮 |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1卷:“便提我到阎罗殿前,我也理直气壮,不怕甚的。” |
人生观 | 王朔《玩儿的就是心跳》:“他在他们面前装得很老练很大方,侃侃而谈,吹着他那套生意经和人生观。” |
柔肠寸断 | 清 沙张白《再来诗谶记》:“先夫之亡,妾柔肠寸断。” |
意在笔先 | 晋 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意在笔前,然后作序。” |
时绌举盈 | 清 吕留良《与董方白书》:“度所费不下数千金,时绌举盈,极为民害。” |
心神恍惚 | 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第121卷:“唯荒诞是务,不接宾友,恶见于人,时多恚怒,心神恍惚。” |
玉堂人物 | 金·元好问《息轩秋江捕鱼图》诗之三:“玉堂人物今何在,纸尾题诗一慨然。” |
千变万状 | 汉·伶玄《赵飞燕外传》:“后殿又为温室、凝缸室、浴兰室,曲房连槛,饰黄金白玉,以壁为表里,千变万状。” |
江海士 | 唐·韩愈《孟生诗》:“孟生江海士,古貌又古心。” |
侃侃谔谔 | 《论语 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史记 商君传》:“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
负薪之忧 |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君使士射,不能,则辞以疾,言曰:‘某有负薪之忧。’” |
五脏六腑 | 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每坐常闭目内视,存见五脏六腑,久久自得,分明了了。” |
反裘伤皮 | 《晋书·张轨传》:“今详欲因人之饥,以要三倍,反裘伤皮,未足喻之。” |
烈烈轰轰 | 宋·文天祥《沁园春·题张许双庙》词:“人生欻翕云亡,好烈烈轰轰做一场。” |
三十六行 | 清·李渔《玉搔头》:“三十六行,行行相妒。” |
铿金戛玉 | 清 周亮工《书影》第一卷:“吾豫当初变时,一人起而左右北地,铿金戛玉,至今踔厉词坛。” |
柔而不犯 | 《后汉书 胡广传》:“柔而不犯,文而有礼,忠贞之性,忧公如家。” |
屋下盖屋 | 宋·邵伯温《闻见前录》第19卷:“经意自明,苦人不知耳。屋下盖屋,床上安床,滋惑矣。” |
出奴入主 | 唐·韩愈《原道》:“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於杨,则入於墨,不入於老,则入於佛;入於彼,必出於此,入者主之,出者奴之。” |
戢鳞委翅 | 唐·韩愈《赠郑兵曹》诗:“我材与世不相当,戢鳞委翅无复望。” |
戛釜撞翁 | 清·陈廷焯《白雨斋诗话》第六卷:“粗心人读之,戛釜撞翁,何由识其真哉!” |
百喙莫辩 | 宋 陈亮《谢何正言启》:“谤出事情之外,百喙莫辩;变生意料之余,三肱并折。” |
撼山拔树 | 明·李唐宾《梧桐叶》第二折:“风呵,兀的不傒幸杀人也,方才撼山拔树,飞沙走石般起,投至央及你,可倒定息了。” |
眼高于天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6回:“你们这一班军装大买办,平时眼高于天何尝有个朋友在心上!” |
言清行浊 | 唐·李虚中《命书》卷中:“言轻行浊,执不通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