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援下推的成语故事

拼音shàng yuán xià tuī
基本解释上面牵引下面推。比喻推荐引进。
出处《礼记·儒行》:“適弗逢世,上弗援,下弗推,谗谄之民,有比党而危之者。”
暂未找到成语上援下推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上援下推)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因材施教 | 《论语 为政》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
与众不同 | 东汉 王充《论衡》:“故富贵之家,役使奴童,育养牛马,必有与众不同者矣。” |
深切着白 | |
瓜剖豆分 | 南朝 宋 鲍照《芜城赋》:“出入三代,五百余载,竟瓜剖而豆分。” |
战战慄慄 | 《晋书·段灼传》:“恒战战慄慄,不忘戒惧,所以欲永终天禄,恐为将来坚圣之驱除也。” |
近在眉睫 |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仲尼》:“虽远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内,来干我者,我必知之。” |
不敢后人 | 邹韬奋《抗战以来》:“凡遇党政当局对抗战建国积极方面有所号召,亦无不竭诚响应,不敢后人。” |
放纵不羁 | 《晋书·外戚传·王濛》:“濛少时放纵不羁,不为乡曲所齿,晚节始克己励行,有风流美誉。” |
出世离群 | 《红楼梦》第一一八回:“他只顾把这些出世离群的话当作一件正经事,终久不妥!” |
性情中人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认定了姑娘是个性情中人,所以也把性情来感动他。” |
惊人之举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35章:“他过去在学校里的一些小小的‘惊人之举’,完全出于性格本身所致。” |
内称不避亲,外举不避怨 | 西汉·戴圣《礼记·儒行》:“儒有内称不避亲,外举不避怨,程功积事,推贤而进达之,不望其报。” |
俭可以养廉 | 明·周顺昌《第后柬德升诸兄弟》:“又谓惟淡可以从俭,惟俭可以养廉。有味哉,有味哉!” |
气逾霄汉 | 《南齐书·高帝本纪》:“公受命宗枋,精贯朝日,拥节和门,气逾霄汉。” |
酌古斟今 | 明·杨慎《词品·填词用韵宜谐俗》:“此词连用数韵,酌古斟今,尤妙。” |
挺身独出 | 《北齐书·綦连猛传》:“猛遥见之,即亦挺身独出,与其相对,俯仰之间,刺贼落马,因即斩之。” |
深文巧诋 | 《史记·汲郑列传》:“而刀笔吏专深文巧诋,陷人于罪。” |
流风馀韵 | |
东驰西骋 | 清·贯公《拒约须急设“机关日报”议》:“电传消息,或两国议和,交涉问题,而调查员东驰西骋,察其人心舆论,以知其彼此方针。” |
一无所好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61回:“这些茶树都是家父自幼种的。家父一生一无所好,就只喜茶。” |
坐客无毡 | 唐·杜甫《戏简郑广文兼呈苏司业》:“才名三十年,坐客寒无毡。” |
征敛无期 |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怀宠》:“征敛无期,来索无厌。” |
羊群里跑出骆驼来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8回:“如今你还了得,‘羊群里跑出骆驼来了’,就只你大,你又会做文章了!” |
诈取豪夺 | 茅盾《路》:“暑假以后他自己的吃饭问题还不知道着落在何处,胁肩谄笑是不屑,诈取豪夺又不能。” |
罔知所措 | 唐·白行简《李娃传》:“生惶惑发狂,罔知所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