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无宁岁的成语故事

拼音guó wú níng suì
基本解释宁:安宁。国家没有太平的日子。
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45回:“国无宁岁,民无安时。”
暂未找到成语国无宁岁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国无宁岁)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识字知书 | 清·李渔《奈何天·虑婚》:“莫说别个,就是阙忠辈呵,一般也貌昂藏,识字知书,怎奈这命低微,执镫随鞭。” |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李将军列传论》:“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
报仇心切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6卷:“踌躇千百万遍,终是报仇心切,只得宁耐,看个居止下落,再作区处。” |
数往知来 | 《周易 说卦》:“数往者顺,知来者逆。” |
道高望重 | 郑观应《与青城山人书》:“道高望重之人……一心一德,力行公天下之制,主张大同,联合世界异同之民族,组织全球统一之政府。其所持之政纲,必以道德为本。” |
朝夕不保 | 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36回:“妾伏念先皇帝顷在并汾,适逢屯难,危同累卵,急若倒悬,智勇俱穷,朝夕不保。” |
创业维艰 | 高阳《胡雪岩全传·灯火楼台》:“古应春追随胡雪岩多年,当初创业维艰的经过大多熟悉。” |
横槊赋诗 | 唐 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志铭》:“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故其抑扬哀悲离之作。” |
兄弟阋墙 | 《诗经 小雅 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
披裘带索 | 西汉·刘向《新序·杂事五》:“昔者楚丘先生,行年七十,披裘带索,往见孟尝君,欲趋不能进。” |
左宜右有 | 《诗经 小雅 裳裳者华》:“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 |
张惶失措 | 巴金《秋》十一:“枚张惶失措地往四处看。” |
寒耕热耘 | 《孔子家语 屈节解》:“民寒耕热耘曾不得食,岂不衰哉!” |
原原委委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九:“且说这段故事出在那个地方,甚么人家,怎的起头,怎的了结?看官不要性急,待小子原原委委说来。” |
抟心揖志 |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普天之下,抟心揖志。” |
高才大学 | 晋·葛洪《抱朴子·辨问》:“且夫周孔,盖是高才大学之深远者耳。” |
北辙南辕 | 见“北辕适楚”。 |
瓮中捉鳖 | 元 康进之《李逵负荆》第四折:“这是揉着我山儿的痒处,管叫他瓮中捉鳖,手到拿来。” |
走遍天涯 | 元·鲜于必仁《折桂令·游玉隆宫》:“笑我尘踪,走遍天涯。” |
狖轭鼯轩 | |
轻车熟道 | 续范亭《莫干山》:“轻车熟道寻秋去,偕友傍午发临安。” |
抱子弄孙 | 《晋书 石季龙载记下》:“自非天崩地陷,当复何愁,但抱子弄孙,日为乐耳。” |
两贤相厄 | 西汉·司马迁《史记·季布栾布列传》:“高祖急,顾丁公曰:‘两贤岂相厄哉!’于是丁公引兵而还,汉王遂解去。” |
目瞪心骇 | 《轰天雷》第十回:“当时土木工匠们弄得目瞪心骇,不知所为,都停着工看。” |
褫其华衮,示人本相 | 鲁迅《书信集·至曹聚仁》:“此种物件,都须褫其华衮,示人本相,庶青年不再乌烟瘴气,莫名其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