靡颜腻理的成语故事


靡颜腻理

拼音mí yán nì lǐ

基本解释靡:美丽;颜:面容;腻:细腻;理:肌理。形容容貌美丽,皮肤细腻柔滑。

出处战国楚·宋玉《招魂》:“靡颜腻理,遗视绵些。”


暂未找到成语靡颜腻理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靡颜腻理)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下临无地 唐·王勃《滕王阁序》:“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半夜三更 元 马致远《青衫泪》第三折:“这船上是什么人,半夜三更,大呼小叫的。”
分门别类 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 志录集》:“《夷坚卷》原四百二十卷,今行者五十一卷。益病其烦芜芟之,分门别类,非全帙也。”
小家碧玉 晋 孙绰《情人碧玉歌》:“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感郎意气重,遂得结金兰。”
草庐三顾 三国 蜀 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光前绝后 宋 楼钥《跋刘杼山帖》:“平生富藏名流翰墨,而独谓杼山先生之书光前绝后,尤秘宝之。”
兹事体大 东汉 班固《典引》:“兹事体大而允,寤寐次于圣心。”
寸阴尺璧 《淮南子·原道训》:“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间得而易失也。”
老着脸皮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5卷:“那白长吉昔日把遐叔何等奚落,及至中了,却又老着脸皮,备了厚礼也来称贺。”
千门万户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孝武本纪》:“于是作建章宫,度为千门万户。”
胡诌乱道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一回:“虽懂得几句诗词也是胡诌乱道的。就是好了,也不过是风云月露,与一生的正事毫无关涉。”
河山带砺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
龙生九子 明 徐应秋《玉芝堂谈荟 龙生九子》:“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
謏闻浅说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70卷:“凡我同志,庶几于此者,要在细求真诀,务以师授,不可謏闻浅说,多言或中之义所希企及矣。”
跳丸日月 唐·韩愈《秋怀》诗:“忧愁费晷景,日月如跳丸。”唐·杜牧《寄浙东韩乂评事》诗:“一笑五云溪上舟,跳丸日月十经秋。”
轻赋薄敛 西汉·刘安《淮南子·修务训》:“汤夙兴夜寐,以致聪明,轻赋薄敛,以宽民氓。”
鱼龙曼衍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4回:“剿土匪鱼龙曼衍,开保案鸡犬飞升。”
不落边际 张天翼《夏夜梦》二:“星星给搅得不安似地霎着眼,闪着白里带青的亮光,逗得人会不落边际地想开去,想到天上,想到这人世。”
三迭阳关 唐·王维《渭城曲》诗:“渭城朝雨浥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修身洁行 《史记·魏公子列传》:“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齿危发秀 《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至若齿危发秀之老,含经味道之生,莫不北面人宗,自同资敬。”
随时度势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94回:“可见凡事须随时度势,敢作敢为,方可转祸为福。”
上了贼船 浩然《艳阳天》:“别哭啦,哭也没用。这一回,我算上了贼船,走到江心了!”
病势尪羸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此正如病势尪羸已极之时也。”
言者弗知 《老子》:“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河上公注:“知者贵行不贵言也。驷不及舌,多言多患。”一本作“言者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