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旧不弃的成语故事


故旧不弃

拼音gù jiù bù qì

基本解释故旧:旧交,旧部下;弃:抛弃。不轻易抛弃老朋友、老部下。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微子》:“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暂未找到成语故旧不弃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故旧不弃)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风虎云龙 宋 王安石《浪淘沙令》词:“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袛在笑谈中。”
二满三平 宋·陈亮《三部乐·七月送丘宗卿使虏》词:“小屈穹庐,胆二满三平,共劳均佚。”
心如止水 唐·白居易《祭李侍郎文》:“浩浩世途,是非同轨;齿牙相轧,波澜四起。公独何人,心如止水;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盛暑祁寒 《旧五代史·晋书·崔悦传》:“指命仆役,亦用礼节,盛暑祁寒,不便冒犯。”
绝类离伦 唐·韩愈《进学解》:“绝类离伦,优入圣城。”
恻隐之心 战国 邹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啸侣命俦 三国魏嵇康《赠史秀才入军》诗:“鸳鸯于飞,啸侣命俦,朝游高原,夕宿中洲。”
抚胸呼天 宋·陈亮《祭章孟容文》:“今昔见君,累然在疚,抚胸呼天,天不我覆。”
目所未睹 宋·洪迈《夷坚乙志·杨戬二怪》:“小童入报有女子往来室中,妻遽出视之,韶颜丽态,目所未睹。”
束置高阁 清·江藩《<汉学师承记>序》:“至于濂、洛、关、闽之学,不究礼乐之源,独标性命之旨、义疏诸书、束置高阁,视如糟粕。”
龙鬼蛇神 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说·铁崖先生杨维桢》:“所作古乐府辞,隐然有旷世金石声,又时出龙鬼蛇神,以眩荡一世之耳目。”
一口咬定 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十回:“先把住持僧慧修,严行审讯,问他将李国斌藏在何处,慧修一口咬定不认得李国斌。”
囊箧萧条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2卷:“但阿姊千里间关,同郎君远去,囊箧萧条。”
崇论吰议
木雕泥塑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7回:“那黛玉倚着床栏杆,两手抱着膝,眼睛含着泪,好似木雕泥塑的一般。”
言重九鼎 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十五:“昔之所以议进退天下士大夫者,今又重之以权位,故其一言之出,则九鼎不足为重。”
投梭之拒 唐·元稹《莺莺传》:“君子有援琴之挑,鄙人无投梭之拒。”
山陬海澨 清·王晫《今世说·德行》:“宦辙所至,山陬海澨,有以读书能为文者,必枉车骑过之。”
卓乎不群 金·王若虚《揖翠轩赋》:“意其劲挺坚确,卓乎不群,举世皆怯而我独勇,众人既屈而我独伸。”
金相玉映 唐·司空图《故盐州防御使王纵追述碑》:“相印师坛,共观昼锦;金相玉映,各炫晨葩。”
精采秀发 《晋书·慕容超载记》:“精采秀发,容止可观。”
刁钻促搯
捐躯济难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夫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东差西误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原约一到任所差人进京图干此事,谁知所去的,多不得力。我这里好不盼望,不甫能勾回个信来,定是东差西误的。”
转面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