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令如山的成语故事


号令如山

拼音hào lìng rú shān

基本解释指军令严肃,不容更改。

出处《宋史 岳飞传》:“岳节使号令如山,若与之敌,万无生理,不如往降。”


号令如山的典故

南宋时期,岳飞勤学苦练,武艺方面可以左右开弓,百发百中,作战布阵十分有智谋,他统率的军队更是号令如山,纪律严明,被百姓称为“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敌军听到“岳家军”三字闻风丧胆。他抗金有功,遭到秦桧父子的陷害。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号令如山)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一鼓作气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报仇雪恨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58回:“滥官害民贼徒,把我全家诛戮,今日正好报仇雪恨!”
宁为鸡口,勿为牛后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二回:“生员虽贫士也,语云,‘宁为鸡口,勿为牛后。’岂有圣门弟子,贪纨袴之膏粱,而乱朝廷之名教者乎!”
相得益彰 汉 王褒《圣主得贤臣颂》:“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会神,相得益章。”
形孤影只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1卷:“我上京听选,留贤妻在家形孤影只。不若同到京中,百事也有商量。”
变俗易教 《管子七法》:“变俗易教,不知化不可。”
才高行洁 汉 王充《论衡 逢遇》:“贤不贤,才也;遇不遇,时也。才高行洁,不可保以必尊贵;能薄操浊,不可保以必卑贱。”
好事多磨 宋 晁端礼《安公子》:“是即是,从来好事多磨难。”
气冲霄汉 元 陈以仁《存孝打虎》第二折:“便有那吐虹霓志气冲霄汉。”
贪天之功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四年》:“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
狗傍人势 清·蒋士铨《一片石·访墓》:“我把你这狗傍人势的奴才,我是服张天师管的,你那个老头儿,又不是道纪司,我怕他怎的。”
自有公论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扞庾公呴又问:‘何者居其右?’王曰:‘自有人。’又问:‘何者是?’王曰:‘噫!其自有公论。’”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回:“朝廷自有公论,汝岂可造次?”
寄迹山林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四回:“虽欲寄迹林泉,不但不敢,亦且不忍。”
遗臭万代 唐·高適《后汉贼臣董卓庙议》:“母妻屠戮,种族无留,悬首燃脐,遗臭万代。”
匹练飞空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3卷:“遥观似匹练飞空,远听如千军驰噪。”
输肝写胆 唐·白居易《杭州刺史谢上表》:“当陛下旰食宵衣之日,是微臣输肝写胆之时。”
有口难辩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孟夫人有口难辩,倒被他缠住身子,不好动身。”
以玉抵鹊 汉·桓宽《盐铁论·崇礼》:“南越以孔雀珥门户,昆山之旁以玉璞抵乌鹊。”
燕巢危幕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夫子之在此也,犹燕之巢于幕上。”
殆无孑遗 晋·周祗《与刘裕书谏伐蜀》:“然益土荒残,野无青草,成都之内,殆无孑遗。”
罪大恶极 宋 欧阳修《纵囚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
众口熏天 《吕氏春秋 离谓》:“毁誉成党,众口熏天。”
标情夺趣 明 汤显祖《邯郸记 极欲》;“只有教坊之女,搅筝琶,舞《霓裳》,乔合生,大迓鼓,醉罗歌,调笑令,但是标情夺趣,他所事皆知。”
十目所视 西汉·戴圣《礼记·大学》:“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渊图远算 《南齐书·高帝十二王传论》:“世祖顾命,情深尊嫡,渊图远算,意在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