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柏异心的成语故事


竹柏异心

拼音zhú bǎi yì xīn

基本解释比喻志向不合或表象不同。

出处《楚辞 东方朔〈七谏 初放〉》:“孰知其不合兮,若竹柏之异心。”王逸注:“竹心空,屈原自喻志通达也;柏心实,以喻君暗塞也。言己性达道德,而君闭塞,其志不合,若竹柏之异心也。”


暂未找到成语竹柏异心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竹柏异心)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犀牛望月 《关尹子 五鉴》:“譬如犀牛望月,月形入角,特因识生,始有月形,而彼真月,初不在角。”
可有可无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0回:“因此把一切男子都看成浊物,可有可无。”
乱作胡为 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二折:“直这般无廉鲜耻,乱作胡为。”
先自隗始 《战国策·燕策一》:“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
待人接物 宋 俞文豹《吹剑四录》:“内而存心养性、立身行己无所歉,外而待人接物、处事应世无所戾。”
直性狭中 晋·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吾直性狭中,多所不堪。”
人己一视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二:“此正无意于我,人己一视之道,实贤人君子之盛德。”
聊复尔尔 明 刘璋《凤凰池》第一回:“那万生舞罢了,轻轻放在匣里,神色自若。那些看的人没一个不喝采。云生也大叫道:‘神乎技矣!’万生答道:‘未能免俗,聊复尔尔。’”
四不像 朱自清《罗马》:“现在满是一道道颓毁的墙基,倒成了四不像。”
窃玉偷花 明·孟称舜《死里逃生》第一出:“你犯天条,窃玉偷花,不想落地狱,带锁披枷。”
官复原职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84回:“倪继祖官复原职。欧阳春义举无事。”
虚无缥缈 唐 白居易《长恨歌》:“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聱牙佶屈 唐 韩愈《进学解》:“周浩殷盘,佶屈聱牙。
以辞害意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上》: “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小眼薄皮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78回:“你娘与我些什么儿?他还说我小眼薄皮爱人家的东西。”
忧谗畏讥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砺戈秣马 《旧唐书·刘仁轨传》:“宜砺戈秣马,击其不意,彼既无备,何攻不克。”
鸟钞求饱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刘陶传》:“群小竞起,进秉国之位,鹰扬天下,鸟钞求饱,吞肌及骨。”
奇冤极枉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50回:“四老爹道:‘小弟此番大概是奇冤极枉了。’”
剥极必复 陈其美《致黄克强书》:“剥极必复,否极必泰,循环之理,不减毫发。”
弭盗安民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34回:“像这盗贼横行,全不肯讲究一个弭盗安民的良法。”
自由散漫 毛泽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要指出极端民主化的来源,在于小资产阶级的自由散漫性。”
知足之计 东汉·班固《汉书·强德传》:“德持老子知足之计。”
确固不拔 鲁迅《热风·随感录四十六》:“因他们都有确固不拔的自信,所以决不会理会偶像保护者的嘲骂。”
血竭髯枯 清·周亮工《书影》第六卷:“此六朝以下,温李诸公血竭髯枯,矜诧累日者,子于受戒一刻,随口而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