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山之志的成语故事

拼音jī shān zhī zhì
基本解释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同“箕山之节”。
出处三国 魏 曹丕《与吴质书》:“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也。”
暂未找到成语箕山之志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箕山之志)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落落大方 |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9回:“杜雍却不推辞,将通身换了,更觉落落大方。” |
踵趾相接 | 杨天石《黄遵宪》:“黄遵宪盛赞他们‘前仆后起,踵趾相接,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
对簿公堂 | 《史记·李将军列传》:“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 |
目空一切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2回:“但他恃着自己学问,目空一切,每每把人不放在眼内。” |
加官进位 | 元·高文秀《渑池会》第二折:“怎消的加官进位,怎消的荫子封妻。” |
富而不骄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定公十三年》:“富而不骄者鲜,吾唯子之见。” |
贫病交加 | 清 曹雪芹《红楼梦》:“暮年之人,那禁得贫病交攻,竟渐渐的露出了那下世的光景来。” |
浇淳散朴 | 《汉书 循吏传 黄霸》:“浇淳散朴,并行伪貌。” |
言无二价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逸民传 韩康》:“常采药名山,卖于长安市,口不二价,三十余年。” |
落花媒人 | |
附翼攀鳞 | 《北史·孙腾斛律羡等传论》:“位非宠进,功籍势成,附翼攀鳞,郁为佐命之首。” |
襟裾马牛 | 语出唐 韩愈《符读书城南》诗:“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 |
急敛暴征 | 唐·白居易《杜陵叟》诗:“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 |
杨花水性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三回:“不过瞿耐庵惧内得很,一直不敢接他上任。那爱珠又是堂子里出身,杨花水性。” |
桑户棬枢 |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目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耳。” |
残民害理 | 宋·辛弃疾《淳熙己亥论盗贼札子》:“州以趣办财赋为急,县有残民害物之罪,而吏不敢问。” |
清都绛阙 | 宋·张孝祥《蓦山溪》词:“清都绛阙,我自经行惯。璧月带珠星,引钧天、笙箫不断。” |
喜见乐闻 | 茅盾《夜读偶记》:“就其形式来说是群众性的(为人民大众所喜见乐闻的)。” |
党恶朋奸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59回:“其有党恶朋奸,甘为逆羽,杀无赦!” |
衣冠辐辏 | 唐·杨炯《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金城北峙,玉关西候,山泽骈罗,衣冠辐辏。” |
珠玉在傍 | 宋·秦观《与李德叟简》:“其弊帚、焦尾两编文章,高古邈然,有二汉之风。今时交游中以文墨自业者未见其比,所谓珠玉在傍觉人形秽,信此言也。” |
迎风招展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4回:“只见五颜六色的旗子,迎风招展,挖云镶边的号褂,映日争辉。” |
谈今论古 | 元 张可久《端正好 渔乐》:“人间开口笑樵渔,会谈今论古。” |
枕石漱流 | 三国 魏 曹操《秋胡行》:“遨游八极,枕石漱流饮泉。” |
投间抵隙 | 清·陈田《明诗纪事丁签》:“此辈投间抵隙,诬上行私,一言一笑,都有机关;一止一行,揣知上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