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杳鱼沉的成语故事

拼音yàn yǎo yú chén
基本解释比喻音信断绝。
出处元 刘廷信《折桂令 忆别》:“想人生最苦离别,雁杳鱼沉,信断音绝。”
暂未找到成语雁杳鱼沉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雁杳鱼沉)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阳春白雪 | 战国 楚 宋玉《对楚王问》:“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已。” |
人非草木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七回:“众人道:‘上复观察,小人们人非草木,岂不省的?’” |
登坛拜将 | 唐 杨炯《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贞观八年诏特进代国公李靖为行军大总管,登坛拜将,授钺行师。” |
面不改色 | 元 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二折:“但凡拿住的人呵,见了俺丧胆亡魂。今朝拿住这厮,面不改色。” |
慎言慎行 | |
蜂屯乌合 | 宋 王禹偁《贺圣驾还京表》:“蕞尔林胡,无名内侮,蜂屯乌合,鼠窃狗偷;必想边民夺挺以殴攘,亭长持绳而絷缚。” |
宾客迎门 | 《梁书 王暕传》:“时文宪作宰,宾客盈门,见暕相谓曰:'公才公望,复在此矣。' |
雕墙峻宇 | 《周书·武帝纪下》:“非直雕墙峻宇,深戒前王,而缔构弘敞,有逾清庙。” |
两虎共斗 | 西汉·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乐而不荒 |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其余皆数世之主也。子展其后亡者也,在上不忘降。印氏其次也,乐而不荒。”又《襄公二十九年》:“哀而不愁,乐而不荒,用而不匮,广而不宜。”杜预注:“节之以礼。” |
颠干倒坤 | 清 曾朴《孽海花》第十二回:“我平生有个癖见,以为天地间最可宝贵的是两种人物,都是龙跳虎踞的精神,颠干倒坤的手段,你道是什么呢? |
按图索骏 | 语出《汉书 梅福传》:“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选举之法取当时之士,犹察伯乐之图求骐骥于市,而不可得,变已明矣。” |
雕龙画凤 | 胡世香《巧取陈家寨》:“门上雕龙画凤,粉壁衬着红漆家具,分外耀眼。” |
鸣金收兵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97回:“卢先锋兵到,见孙安勇猛,卢先锋令鸣金收兵。” |
一发而不可收 |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隋文帝》:“乱败之及,一发而不可收也。” |
指天说地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46回:“那媒人指天说地,叫屈称冤。” |
鹏路翱翔 | 唐·杜甫《入衡州》诗:“柴荆寄乐土,鹏路观翱翔。” |
将勇兵雄 | 元·无名氏《博望烧屯》第二折:“凭着俺人强马壮,将勇兵雄,觑刘玄德兵微将寡,一鼓而下,这一去必然平新野樊城。” |
遐迩知名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细柳》:“时福为中丞所宠异,故遐迩皆知其名。” |
蒿目时艰 | 庄周《庄子 骈拇》:“今世之仁人,蒿目而忧世之患。” |
蜚英腾茂 | 西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蜚英声,腾茂实。” |
存荣没哀 | 汉·蔡邕《陈太丘碑文》:“斯可谓存荣没哀,死而不朽者矣。” |
炳烛之明 | 汉·刘向《说苑·建本》:“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
持禄固宠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本朝杂记》:“世称太学聚天下士,既知道理,又无持禄固宠之累,故其品藻人物,皆合公议。” |
百折千回 | 赵朴初《与日本佛教友人谈时事为拈一偈》:“百折千回心不退,无畏方能施无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