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签万轴的成语故事


牙签万轴

拼音yá qiān wàn zhóu

基本解释形容藏书非常多。

出处南唐 李煜《题<金楼子>后》诗:“牙签万轴裹红綃,王粲书同付火烧。”


暂未找到成语牙签万轴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牙签万轴)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无时无刻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自是行忘止,食忘餐,却像掉了一件东西的,无时无刻不在心上。”
床下安床 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十九:“[邵雍]平生不为训解之学,尝曰:‘经意自明,苦人不知耳。屋下盖屋,床下安床,滋惑矣。’”
拉枯折朽 宋·文莹《玉壶清话》第七卷:“食罢,将战,伦举兵一鏖,如拉枯折朽。”
成人之美 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眉飞色舞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王乡绅一听此言,不禁眉飞色舞。”
绣花枕头 清 彭养欧《黑籍冤魂》第六回:“顶冠束带,居然官宦人家,谁敢说他是个绣花枕头,外面绣得五色灿烂,里面却包着一包稻草?”
剑胆琴心 元 吴莱《岁晚恍然有怀》诗:“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
旷若发蒙 三国 魏 应璩《与从弟君苗君胄书》:“闲者此游,喜欢无量,登芒济河,旷若发蒙。”
笑容满面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16卷:“张劭笑容满面,再拜于地。”
谄上抑下 《北史 安同传》:“(安同)性平正柔和,未尝有喜怒色,忠笃爱厚,不谄上抑下。”
绕梁之音 晋陆机《演连珠》:“臣闻应物有方,居难则易。……是以充堂之芳,非幽兰所难,绕梁之音,实萦弦所思。”
满腔怒火 《我们的战友邱少云》:“我们怀着满腔怒火,勇猛地冲上‘391’高地。”
进贤达能 汉·刘向《说苑·修文》:“进贤达能谓之大夫,敬上爱下谓之诸侯,天覆地载谓之天子。”
同文共轨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铢寸累积 清·汪琬《乡饮大宾周翁墓志铭》:“翁削衣缩食,铢寸累积,以谋复故第。”
一呼百应 明 天然痴叟《石点头》:“因是爪牙四布,一呼百应,远近闻名,人人畏惧,是一个公行大盗,通天神棍。”
滔滔不断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五回:“[安老先生]将作了个破题儿,又早被姑娘接过话来,滔滔不断的一套,把他四位凑起来二百多周儿、商量了将及一年的一个透鲜的招儿,说了个隔肠如见!”
仁民爱物 《孟子·尽心上》:“君子之于物也,爱人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忘形交 《新唐书 孟郊传》:“孟郊者,字东野,湖州武康人。少隐嵩山,性介,少谐合。愈一见,为忘形交。”
规绳矩墨 汉·王符《潜夫论·赞学》:“昔倕之巧,目茂圆方,心定定平直,又造规绳矩墨以诲后人。”
一佛出世,二佛生天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三:“合家见防御说得伤心,一齐号哭起来。直哭得一佛出世,二佛生天,连崔生也不知陪下了多少眼泪。”
抓头挖耳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17回:“谡如见大家都不依,只得抓头挖耳的思索。”
素门凡流 南朝·梁·任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臣素门凡流,轮翮无取。”
专恣跋扈 《旧五代史·梁书·田预传》:“预以行密专恣跋扈,尝移书讽之。”
恍然自失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7卷:“程客恍然自失道:‘莫非是做梦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