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而伸之的成语故事

拼音yǐn ér shēn zhī
基本解释伸:展开。把某种原则引申开来。
出处《周易·系辞上》:“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暂未找到成语引而伸之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引而伸之)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倒果为因 | 民意《告非难民生主义者》:“曾不问资本所以群趋于都会之故,是所谓倒果为因者耳。” |
牛刀小试 | 宋 苏轼《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诗:“读遍牙签三万轴,欲来小邑试牛刀。” |
药石无效 | 汉·枚乘《七发》:“今太子之病,可无药石针刺灸疗而已。” |
不辞劳苦 | 唐 牛肃《纪闻 吴保安》:“今日之事,请不辞劳苦。” |
平易近人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鲁周公世家》:“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
白首穷经 | 宋 苏辙《范镇可侍读太一宫使告词》:“谓白首穷经之乐,尚可推以与人。” |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 《论语 颜渊》:“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
少见多怪 | 汉 牟融《理惑论》:“谚云:'少所见,多所怪,睹骆驼,言马肿背。” |
推己及人 | 宋 朱熹《与范直阁书》:“学者之于忠恕,未免参校彼己,推己及人则宜。” |
雕楹碧槛 | 《花月痕》第十一回:“那时船正荡到柳阴中,远望那堤北,彤云阁雕楹碧槛,映着翠盖红衣,大有舟行镜里之概。” |
生不如死 |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十回:“奈因阳世三间,没有我脚踏之地,是生不如死!” |
思如涌泉 | 《旧唐书 苏颋传》:“舍人思如涌泉,峤所不及也。” |
暮景桑榆 | 三国 魏 曹植《赠白马王彪》诗:“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南朝 梁 萧统《文选 刘铄〈拟古二首〉》:“愿垂薄暮景,照妾桑榆时。” |
为山止篑 | 语出《论语·子罕》:“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
忘战者危 | 三国 魏 桓范《兵要》:“故曰好战者亡,忘战者危,不好不忘,天下之王也。” |
鬼工神力 | 元·郝经《赵州石桥》诗:“鬼工神力古未有,地维欲绝不钩连。” |
清都紫府 | 宋·张孝祥《西江月·代五三弟为老母》词:“莫问清都紫府,长教绿鬓朱颜。” |
人不聊生 | 《吴越春秋 勾践阴谋外传》:“民疲士苦,人不聊生。” |
追驷不及 | 无名氏《杂事秘辛》:“言脱于口,追驷不及,聊志于此。” |
风流博浪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69回:“文嫂便把怎的说念林氏,夸奖老爹人品家道,怎样结识官府,又怎的仗义疏财,风流博浪。” |
得未尝有 | 宋·苏轼《与郭功甫书》之一:“昨辱宠临,久不闻语,殊出意表,盖所谓得未尝有也。” |
尺泽之鲵 | 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夫尺泽之鲵,岂能与之量江海之大哉。” |
顺之者成,逆之者败 | 宋·朱熹《寄陈同甫书》:“然区区鄙意,常窃以为亘古亘今只是一体,顺之者成,逆之者败,因非古之圣贤所能独然。” |
闭门思愆 | 《三国志 蜀志 来敏传》“坐事去职”裴松之注引《诸葛亮集》:“自谓能以敦厉薄俗,帅之以义。今既不能,表退职,使闭门思愆。” |
求贤用士 | 元·无名氏《博望烧屯》第二折:“兄弟,俺求贤用士哩,你依着师父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