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形于色的成语故事


喜形于色

拼音xǐ xíng yú sè

基本解释形:表露;色:脸色。内心的喜悦表现在脸上。形容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出处《北史 高允传》:“允喜形于色,语人曰:‘天恩以我笃老,大有所赉,得以赡客矣。’”


喜形于色的典故

南北朝时期,魏国大臣高允深受皇帝的宠爱,在他暮年时期,他坚信自己能活到100岁。一次得了小病,家人给他请大夫看病,他始终坚持料理政务。皇帝派人给他送去很多礼物,估计他活不多久了作为办丧事用。高允喜形于色,认为皇帝对他无微不至。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喜形于色)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低声下气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5回:“这里只苦了袭人,在宝玉跟前低声下气的伏侍劝慰。”
算尽锱铢 清·昭梿《啸亭杂录·吴利府》:“尝牟利于主算者,主算者算尽锱铢,其父犹以为未足。”
束身受命
眦裂发指 《史记·项羽本纪》:“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附庸风雅 清 吴趼人《情变》:“那班盐商明明是咸腌货色,却偏要附庸风雅,在扬州盖造了不少的花园。”
鼠迹狐踪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拈毕》:“羽椿忠大节,而世有责之备者;蒙鼠迹狐踪,而世有赞其能者。”
刿心怵目 梁启超《饮冰室诗话》七:“狄平子以所著《平等阁笔记》见寄,记述两年来都中近事,字字令人刿心怵目。”
楞头磕脑 老舍《鼓书艺人》十五:“打头的是小刘,楞头磕脑地就撞了进来,站在一边,光哆嗦,不说话。” 又《骆驼祥子》一:“一搁下了事,他心中不痛快,便有点楞头磕脑的。”
牛皮大王 李晓明《平原枪声》:“都是牛皮大王!”
际会风云 《旧五代史·晋书·赵莹传论》:“赵莹际会风云,优游藩辅。”
天理难容 元 无名氏《朱砂担》第四折:“才见得冤冤相报,方信道天理难容。”
梦断魂消 明·高濂《玉簪记·擢第》:“满目新红惊树杪,莺啼处梦断魂消。”
革图易虑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谭传》:“若乃天启尊心,革图易虑,则我将军匍匐悲号于将军股掌之上。”
月夕花朝 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你则待要爱纤腰,可便似柔条,不离了舞榭歌台,不俫更那月夕花朝,想当日个按六幺,舞霓裳未了,猛回头烛灭香消。”
祸福有命 宋·陆游《谢曾侍郎启》:“祸福有命,岂其或置于胸中。”
优孟衣冠 明 郑仲夔《耳新 立言》:“夫优孟衣冠,徒刻画于形似,终逊真神耳。”
翻手是雨,合手是云 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一折:“咱人翻手是雨,合手是云,那尘埃中埋没杀多才俊。”
是非之心 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上》:“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忧谗畏讥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规矩钩绳 《管子 形势》:“奚仲之为车器也。方圜曲直,皆中规矩钩绳。”
上智下愚 《论语·阳货》:“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整躬率物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六十回:“为此拿定了主意,想把这些做官的先陶熔到一个程度,好等他们出去,整躬率物,出身加民。”
昧己瞒心 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三折:“他他他,忒很毒,敢敢敢,昧己满心,将我图。”
赫然耸现
东游西荡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回:“他因没事干管理,东游西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