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世经邦的成语故事

拼音jì shì jīng bāng
基本解释济:拯救,救助;邦:国家。拯救人世,治理国家。
出处明·屠隆《彩毫记·知畿引退》:“此行指望济世经邦,谁想竟成画饼。”
暂未找到成语济世经邦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济世经邦)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慌里慌张 | 老舍《假若我有那么一箱子画》:“因为伯龙就是那么个一天到晚慌里慌张的人,这个脚朝天的图章正好印上了他的人格。” |
汲汲顾影 | 清 梁启超《中国外债史》:“自兹以往,我民岁增二千余万之负担,汲汲顾影。” |
妖魔鬼怪 | 元 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一折:“我家东人好傻也,安知他不是个妖魔鬼怪,信着他跟将去了。” |
颠倒黑白 |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九章 怀沙》:“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 |
和合双全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2回:“回手又把腕上的一幅金镯子褪下来,给他带上,圈口大小,恰如合式,说:‘和合双全的罢!’” |
国困民穷 |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33章:“我想到我国的上层社会,虽然国困民穷,却非外国货不买的情形,不禁使我面红耳赤。” |
蟹匡蝉緌 | 《礼记·檀公下》:“成人有其兄死而不为衰者,闻子皋将为成宰,遂为衰。成人曰:‘蚕则绩而蟹有匡,范则冠而蝉有緌;兄则死而子皋为之衰。’” |
弃本逐末 | 《汉书 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
枕戈尝胆 | 南朝·梁·沈初明《劝进梁元帝第三表》:“陛下英略纬天,沉明内断,横剑泣血,枕戈尝胆。” |
知人善察 | 《魏书》:“知人善察,难眩以伪。” |
弃瑕忘过 | 《南史·虞寄传》:“且圣朝弃瑕忘过,宽厚待人,改过自新,咸加叙擢。” |
一概而言 | 晋·葛洪《抱朴子·释滞》:“各从其志,不可一概而言也。” |
抓牛鼻子 | |
凝神定气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敬亭退而凝神定气,简练揣摩,期月而诣莫生。” |
颠倒干坤 | |
肤受之言 | 《后汉书·杨璇传论》:“风景之赏未甄,肤受之言互及。” |
鸦没鹊静 | 《红楼梦》第五十回:“我因为到了老祖宗那里,鸦没鹊静的,问小丫头子们,他又不肯叫我到园里来。” |
随波漂流 | 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泥滞苟且,没而不觉,随波漂流,与熛俱灭者亦甚众多。” |
寸蹄尺缣 | 清·吴伟业《梅村诗话》:“贪吏放手无罚,而寸蹄尺缣,辄加逮治。” |
兴丞相叹 | 西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
众口交荐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2回:“玄宗见众口交荐李白之才,便传旨赠李白以五品冠带朝见。” |
半涂而废 | 参见“半途而废”。 |
张眉努眼 |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四四:“而今人所以知于人者,都是两边作得来,张眉努眼,大惊小怪。” |
摇手触禁 | 东汉 班固《汉书 食货志下》:“民摇手触禁,不得耕桑,繇役烦剧。” |
饫闻厌见 | 唐·韩愈《燕喜亭记》:“宜其于山水饫闻而厌见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