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谁与归的成语故事


吾谁与归

拼音wú shuí yǔ guī

基本解释我同谁一起相处。指对志同道合者的寻求。

出处《国语 晋语八》:“死者若可作也,吾谁与归。”


暂未找到成语吾谁与归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吾谁与归)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遗形藏志 汉·严遵《道德指归论·上德不德》:“遗形藏志,与道相得。”
老羞成怒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6回:“那一个老羞成怒,就假公济私,把他参改,拿问在监。”
侃侃而谈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我既这等苦苦相问,你自然就该侃侃而谈。”
喧宾夺主 清 阮葵生《茶余客话》:“余仿为之,香则喷鼻而酒味变矣。不论酒而论香,是为喧宾夺主。”
治郭安邦 太平天国·洪仁玕《英杰归真》:“间有古之长仆,亦有治郭安邦之功,救世保民之力,其形象概亦毁之,其意何也?”
百忍成金 《旧唐书 孝友传 张公艺》:“郓州寿张人张公艺,九代同居……麟德中,高宗有事泰山,路过郓州,亲幸其宅,问其义由。其人请纸笔,但书百余‘忍’字。”
骄泰淫泆 《东观汉记·阜陵质王延传》:“阜陵质王延,在国骄泰淫泆。”
鲁戈挥日 明·李东阳《登五星庙瑞芝亭》诗:“鬼斧凿空通鸟道,鲁戈挥日驻云梯。”
难鸣孤掌 清·平步青《霞外捃屑·时事·刘庸夫》:“在朝非守正不阿之臣,思兴利除害,奈随声附和者,讥不识时,则一薛居洲难鸣孤掌。”
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34回:“屡次要寻自尽,无奈众人日夜提防,真是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云散风流 清·龚萼《答姜云标》:“乃云散风流,各为饥寒所迫,敛眉就食,俯首觅衣。”
止循资序 清·陈忱《续资治通鉴》第五卷:“若专引知识,则嫌于私;若止循资序,未必皆才。”
休牛散马 唐·魏徵寿《隋书·薛道衡传》:“于是八荒无外,九服大同,四海为家,万里为宅。乃休牛散马,偃武修文。”
不羁之民 汉 桓宽《盐铁论 论功》:“不牧之地,不羁之民。”
分毫不取
希世奇宝 元·郑廷玉《楚昭公》第一折:“此剑乃五金之英,太阳之精,带之有威,用之无敌,真希世奇宝。”
言约旨远 《太平御览》卷六一七引晋·郭澄之《郭子》:“言各有隔而不通处,张忽遥于末坐判之,言约旨远,便足以畅彼我之怀。”
改朝换姓 孙中山《民权主义》第一讲:“中国历代改朝换姓的时侯,兵权大的就争王争侯。”
椎埋屠狗 宋·苏洵《权书下·高祖》:“谁谓百岁之后,椎埋屠狗之人见其亲戚乘势为帝王,而不欣然而从之邪!”
忠心贯日 《东周列国志》第十七回:“卿忠心贯日,孤不罪也。”
厝火积薪 东汉 班固《汉书 贾谊传》:“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三灾六难 马烽《吕梁英雄传》第24回:“谁家也有三灾六难哩!互相帮助嘛!”
病国殃民 《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只为李林甫、杨国忠相继为相,妒贤妒能,病国殃民,屈在下僚,不能施展其才。”
蒹葭伊人 《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擿埴索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