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臂拒辙的成语故事


虫臂拒辙

拼音chóng bì jù zhé

基本解释拒:抵抗;辙:车轮痕迹,指车。比喻以小敌大,力量悬殊。

出处唐·元稹《授牛元翼深冀州节度使制》:“虫臂拒辙,鸡肋承拳,万万相殊,破之必矣。”


暂未找到成语虫臂拒辙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虫臂拒辙)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字斟句酌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一》:“《论语》、《孟子》,宋儒积一生精力,字斟句酌,亦断非汉儒所及。”
邯郸学步 庄周《庄子 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往蹇来连 《周易·蹇》:“六四:往蹇来连。”
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孟子 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意想不到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回:“今日这般寒冷,满天雪片飘扬,仙姑忽来下顾,真是意想不到。”
根株附丽 明·唐顺之《与周约庵中丞论项守》:“又自罗翁当国,为缙绅所辐辏,而永嘉之人根株附丽,攫美官鼓声势者尤众。”
饱人不知饿人饥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5回:“误了差使钉子是我碰!你饱人不知饿人饥!”
强自取柱 战国·赵·荀况《荀子·劝学》:“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巴山度岭 《水浒传》第一一六回:“只见解珍、解宝便道:‘我兄弟两个,原是猎户出身,巴山度岭得惯。’”
移风易尚 明 刘基《〈苏平仲文集〉序》:“移风易尚之机,实肇于此。”
詹詹炎炎 《庄子·齐物论》:“大言炎炎,小言詹詹。”成玄英疏:“炎炎,猛烈也;詹詹,词费也。”
下笔如神 《旧唐书 陆贽传》:“其于议论应对,明练理体,敷陈剖判,下笔如神,当时名流,无不推挹。”
打蛇打七寸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4回:“我也只愿得无事,落得‘河水不洗船’,但做事也要‘打蛇打七寸’才妙。”
根深柢固 韩非《韩非子 解老》:“柢固则生长,根深则视久。”
千里结言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独行传·范式》:“母曰:‘三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
沉厚寡言 《旧五代史 梁书 末帝本纪上》:“美容仪,性沉厚寡言,雅好儒士。”
东兔西乌 宋 吴潜《瑞鹤仙》:“愁高怅远。身世事,但难准。况禁他,东兔西乌相逐,古古今今不问。”
摸不着边 林予《雁飞塞北》第16章:“这也不是十多年前于团长讲给俺老头子听的、摸不着边的事情,这就是出现在老头子眼前的真情实景啊!”
夜以继昼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郅恽传》:“昔文王不敢槃游于田,以万人惟忧,而陛下远猎山林,夜以继昼。”
与古为徒 战国·宋·庄周《庄子·人间世》:“内直者与天为徒,外曲者与人为徒;成而上比者,与古为徒。”
各如其意 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每诏令议义,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
东讨西伐 唐·杨炯《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由是南驰北走,东讨西伐,运之无旁,按之无下。”
身不由主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2回:“‘哎哟’了一声,就身不由主睡下了。”
反侧获安 唐·陆贽《奉天遣使宣慰诸道诏》:“昨者改元施令,悔往布新,将反侧获安,则干戈日弭。”
舍生取谊 东汉·班固《汉书·叙传上》:“保身遗名,民之表兮。舍生取谊,亦道用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