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君报国的成语故事


忠君报国

拼音zhōng jūn bào guó

基本解释忠于国君,报效国家。

出处元·郑光祖《伊尹耕萃》第二折:“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济世安民,忠君报国,乃是男儿所为。”


暂未找到成语忠君报国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忠君报国)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独一无二 宋 延寿《宗镜录》第31卷:“独一无二,即真解脱。”
煞费苦心 清 李宝嘉《中国现在记》:“办河工难除积弊,做清官煞费苦心。”
脸红筋暴
瞠目结舌 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因耳语其故,公子大骇,入舱隐叩细君,细君结舌瞠目。”
五雷轰顶 老舍《龙须沟》:“要是我从中赚一个钱,天上现在有云影,教我五雷轰顶。”
七嘴八舌 《好逑传》第五回:“众人正跑得有兴头上,忽被铁公子拦住,便七嘴八舌地乱嚷。”
厉精图治 宋·邵博《闻见后录》第23卷:“熙宁中,王介甫初参大政,神考方厉精图治。”
衣食父母 元 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你不知道,但来告状的,就是我衣食父母。”
水土不服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1回:“说军士水土不服,权且罢兵。”
岩栖谷饮 明·张居正《得道长生颂》:“故岩栖谷饮、绝粒噏精者,守形之士也。”
慷慨激扬 《周书·韦孝宽传》:“孝宽慷慨激扬,略无顾意,士卒莫不激励,人有死难之心。”
欲擒故纵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无如作者要作这等欲擒故纵的文章,令读者猜一猜。”
得道多助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一尺水十丈波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88回:“到底还是媒人嘴,一尺水十丈波的。”
轻拢慢捻 唐·白居易《琵琶行》:“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傲睨一切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02回:“他当红的时候,是傲睨一切的,多少同寅,没有一个在他眼里的。”
持禄养交 管仲《管子 明法》:“大臣务相贵而不任国,小臣持禄养交,不以官为事,故官失其能。”
沽誉钓名 《“五四”爱国运动资料·上海罢市实录》:“并非沽誉钓名,不过稍尽棉力。”
言简意明 王亚平《神圣的使命》:“王公伯言简意明地说:‘他的刑判得不合理,而且他没认罪。’”
磨穿铁鞋 明·康海《中山狼》第二折:“俺走天涯磨穿铁鞋,哭穷途西风洒泪,讨的个一事无成两鬓衰。”
重规袭矩 汉·王符《潜夫论·思贤》:“虽相去百世,县年一纪,限隔九州,殊俗千里,然其亡征败迹,若重规袭矩,稽节合符。”
披头盖脑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十四回:“夺过士兵手里的棍棒,劈头盖脸便打。”
发凡言例 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其发凡以言例,皆经国之常制。”
纤介不遗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本朝杂纪》:“取唐以来至于吾宋诗颂铭赞,奇编奥录,穷力讨论,纤介不遗。”
龙化虎变 《易·革》:“大人虎变,其文炳也。”《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孔子)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