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一曲的成语故事

拼音qiān lǐ yī qǔ
基本解释比喻举止随便,不拘小节。
出处《公羊传 文公十二年》:“曷为以水地?河曲疏矣,河千里而一曲也。”
暂未找到成语千里一曲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千里一曲)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节用裕民 | 荀况《荀子 富国》:“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 |
惴惴不安 | 《诗经 小雅 小宛》:“惴惴小心,如临于谷。” |
娥皇女英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五帝本纪》:“于是尧妻之二女。” |
鸥鸟忘机 | 唐 陆龟蒙《酬袭美夏首病愈见招》诗:“除却伴淡秋水外,野鸥何处更忘机。” |
成群结队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忽然山中居民,成群结队,飞奔而来,报说魏兵已到。” |
三足鼎立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窦融传》:“欲三分鼎,连衡合从,也宜以时定。” |
不欺暗室 | 《汉魏南北朝墓志铭集释 隋王世琛墓志》:“信行所履,不欺暗室。” |
盘龙卧虎 | |
驴年马月 | 梁斌《红旗谱》:“严志和听涛他娘说得也有理,又说:‘吞了这口气吧!过个庄稼日子,什么也别扑摸了。即便有点希望,又在那个驴年马月呢?’” |
一报还一报 | 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四折:“做冤仇能做毒,少不的一报还一报。” |
贯朽粟陈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准书》:“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
龙吟虎啸 | 唐 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 |
人生若寄 | 晋·陶潜《荣木》诗:“人生若寄,憔悴有时。” |
呼之或出 | 宋·苏轼《郭忠恕画赞序》:“空蒙寂历,烟雨灭没,恕先在焉,呼之或出。” |
妥妥贴贴 | 曾朴《孽海花》第32回:“子固也把孙三儿一面安排得妥妥贴贴,所有彩云的东西一概要回,不少一件。” |
不自满假 | 《书·大禹谟》:“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自满假,惟汝贤。” |
更难仆数 | 《礼记·儒行》:“遽数之不能终其物,悉数之乃留,更仆未可终也。” |
拿云攫石 | 清 李斗《扬州画舫录 草河录》下:“厅前多古树,有拿云攫石之势。” |
一枝一节 | 明·莫是龙《画说》:“画树之窍,只在多曲,虽一枝一节,无有可直者。” |
直口无言 |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一回:“众人被他骂的直口无言。” |
催命鬼 | 清·张南庄《何典》第二回:“不一时,催命鬼领了几个弟男子侄来到庙前。” |
殷浩书空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殷中军(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
卧榻之侧,岂容鼾睡 | 宋·杨亿《谈苑》:“不须多言,江南有何罪,但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可许他人鼾睡。” |
西河之痛 | 西汉·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既没,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其子死,哭之失明。” |
冤假错案 | 冰心《痛悼胡耀邦同志》:“他狠抓落实知识分子的冤假错案的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