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门筚户的成语故事

拼音péng mén bì hù
基本解释形容穷苦人家所住的简陋的房屋。
出处《礼记·儒行》:“筚门圭窬,蓬户瓮牖。”
暂未找到成语蓬门筚户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蓬门筚户)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摧枯拉朽 | 《晋书 甘卓传》:“将军之举武昌,若摧枯拉朽,何所顾虑乎?” |
左右为难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回:“那太太听了,自然是左右为难;但事到其间,实在无法。” |
刀刀见血 | 古立高《隆冬》:“口尖舌利,刀刀见血,把人们的火都拱起来了。” |
善善从长 | 《公羊传·昭公二十年》:“君子之善善也长,恶恶也短;恶恶止其身,善善及子孙。” |
孳孳不息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鲁丕传》:“性沈深好学,孳孳不息。” |
别无长物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
裂裳裹膝 | 汉·赵晔《吴赵春秋·阖闾内传》:“申包胥知不可,乃之于秦,求救楚,昼驰夜趋,足踵墌劈,裂裳裹膝,鹤倚哭于秦庭,七天七夜不绝声。” |
一个巴掌拍不响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8回:“‘一个巴掌拍不响’,老的也太不公些,小的也太可恶些。” |
一身作事一身当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2回:“我恨他为什么这样胆小,一身作事一身当,为什么要逃。就是他一辈子不来了,我也一辈子不嫁人的。” |
口角生风 | 郭沫若《洪波曲》第11章:“这样骂人的时候却是口角生风,不再有‘这个是’的打搅了。” |
南来北往 | 宋 叶适《修路疏》:“南来北往,何忧带水拖泥;朝去暮来,不到撞头磕脑。” |
遭逢会遇 | 汉·王充《论衡·偶会》:“非二龙使厉王发孽、褒姒令幽王愚惑也,遭逢会遇,自相得也。” |
窈窕淑女 | 《诗经 周南 关睢》:“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举鼎绝膑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秦本纪》:“武王有力,好戏。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王与孟说举鼎,绝膑。” |
臂有四肘 | 《幼学琼林 卷二 身体类》:“耳有三漏,大禹之奇形,臂有四肘,成汤之异体。” |
河汾门下 | 隋末大儒王通(文中子)在黄河、汾水之间设馆教学,远近来此求学者达一千余人,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李靖、程之、薛收、温大雅等都是他的门徒,而这些人都是唐初的功臣,时称“河汾门下”。 |
睁只眼,闭只眼 | 张洁《沉重的翅膀》:“然后他诙谐地做了个睁只眼闭只眼的动作。” |
逐客令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回:“二位如再喧哗,不独耽误娇音妙舞,恐金母要下逐客令了。” |
失之千里,差若毫厘 | 《隋书 天文志上》:“失之千里,差若毫厘,大象一乖,馀何可验!” |
矜句饰字 | 清·周亮工《书影》第六卷:“彼以句字为辞,而不知古之所谓辞命辞章者,指其首尾结撰,而通谓之辞,非如今人以矜句饰字为辞也。” |
隐介藏形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 |
急张拘诸 | |
生擒活捉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故此是天然蜕下,气候俱到,肋节俱完的,与生擒活捉、寿数未满的不同,所以有如此之大。” |
细雨斜风 | |
饥饱劳役 | 元 高文秀《黑旋风》第三折:“俺哥哥三朝的五日,可便忍饿耽饥,五六日不曾尝着水米,常言道饥饱劳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