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无双的成语故事


国士无双

拼音guó shì wú shuāng

基本解释国士:国中杰出的人物。指国中独一无二的人才。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国士无双的典故

秦朝末年,韩信因得不到项羽的重用,而改投奔刘邦,开始也没有得到重用,因滕公的推荐给萧何,萧何认为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推荐给刘邦。刘邦敷衍应付,韩信不辞而别,萧何月下追韩信,对刘邦说他是国士无双,刘邦拜他为大将。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国士无双)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饥寒交迫 宋 王谠《唐语林》第一卷:“上谓曰:‘汝何为作贼?’对曰:‘饥寒交切,所以为盗。’”
天南地北 元 关汉卿《沉醉东风》:“咫尺的天南地北,要时间月缺花飞。”
走花溜冰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十四回:“你莫象才来的那个和尚,走花溜冰的胡缠。”
支离繁碎 明·朱国祯《涌幢小品·为学两端》:“近时为学不过两端,一则径趋简约,脱略过高;一则专务外驰,支离繁碎。”
一渊不两蛟 《文子 上德》:“一渊不两蛟,一雌不二雄,一即定,两即争。”《淮南子 说山训》:“一渊不两蛟,水定则清正。”
无所不知 《列子·黄帝》:“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通,故得引而使之焉。”
鸿运当头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雪公,你鸿运当头,做事千万要漂亮。”
重山复岭 明·何景明《进舟赋》序:“予使于滇,行将万里,所越皆重山复岭,以舆以马,颠顿驰跋,而不任其劳。”
抵掌而谈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一》:“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悦。”
袅娜娉婷 清 烟水散人《合浦珠》第三回:“这赵友梅年方二八,巧慧绝伦,言不尽袅娜娉婷,真乃是天姿国色。”
矢如雨下 汉·班固《汉书·李陵传》:“陵在谷中,虏在山上,四面射,矢如雨下。”
通文达礼 清·荻岸山人《平山冷燕》第七回:“况甥女虽系一小小村女,然读书识字,通文达礼,有才有德,不减古之列女,岂有上以白壁之姿,下就青衣之列?”
伸头缩颈 清·翟灏《能人编·身体》:“豪门送物鹅伸颈,好客临门鳖缩头。”
左图右书 明·郑棠《长江天堑赋》:“桂楫兰舟,左图右书。”
日坐愁城 宋·范成大《次韵代答刘文潜》诗:“一曲红窗声里怨,如今分作两愁城。”
一箪一瓢 《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二意三心 元 杨梓《豫让吞炭》第四折:“你道顺德者吉,逆天者凶,我怎肯二意三心,背义忘恩,有始无终。”
坐卧不宁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四回:“各事冗杂,亦难尽述,因此忙的凤姐茶饭无心,坐卧不宁。”
孤恩负义 《后汉书·张俊传》:“臣孤恩负义,自陷重刑,情断意讫,无所复望。”
下坂走丸 汉 荀悦《汉纪 高祖纪一》:“则边城皆喜,相率而降,此由以下阪而走丸也。”
神武挂冠 南朝梁陶弘景“家贫,求宰县不遂。永明十年,脱朝服挂神武门,上表辞禄”。见《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
明昭昏蒙 唐 韩愈《独孤申叔哀辞》:“众万之生,谁非天邪?明昭昏蒙,谁使然邪?”
拔诸水火,登于衽席 明·宋濂《阅江楼记》:“此朕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
装怯作勇 鲁迅《坟·“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我以为‘打死老虎’者,装怯作勇,颇含滑稽,虽然不免有卑怯之嫌,却怯得令人可爱。”
询谋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