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道而废的成语故事

拼音zhōng dào ér fèi
基本解释中道:中途。半路就停止了。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表记》:“乡道而行,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
暂未找到成语中道而废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中道而废)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移日卜夜 | 清 钱谦益《黄埔及六十寿序》:“清歌妙舞,移日卜夜。” |
精神抖擞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杭州光庆寺遇安禅师》:“(僧)问:‘光吞万象从师道,心月孤圆意若何?’师曰:‘抖擞精神着。’” |
提牌执戟 | 元·无名氏《衣锦还乡》第一折:“他是个架海擎天的玉柱,看承做提牌执戟小人哉。” |
逸兴遄飞 | 唐王勃《滕王阁序》:“遥襟俯畅,逸兴遄飞。” |
承平盛世 | 《汉书·食货志》:“王莽因汉承平之业,匈奴称藩,百蛮宾服。” |
言行相符 | 南朝·梁简文帝《与刘孝仪令》:“言行相符,始终如一。” |
负类反伦 | 《列子·仲尼》:“龙诳魏王曰:‘有意不心,有指不至,有物不尽,有影不移,发引千钧,白马非马,孤犊未尝有母。’其负类反伦,不可胜言也。”张湛注:“负,犹背也。类,同也。” |
榆枋之见 | 《庄子 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蜩与学鸠笑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
奉天承运 | 明·沈德符《野获编》:“太祖奉天二字,千古独见。故神训中云:皇帝所执大圭上镂‘奉天法祖’四字,臣下诰敕命中,必首云‘奉天承运皇帝’。” |
拿印把子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0回:“你虽然候补了多年,如今却是第一回拿印把子。” |
一笔勾消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我们不少的是银子,匡得将来买上买下。再央一个乡官在太守处说了人情,婚约一纸,只须一笔勾消。” |
就正有道 | 《论语·学而》:“就有道而正焉。” |
打情骂趣 | 明·杨珽《龙膏记·砥节》:“驸马爷,打情骂趣,他肯骂你,是有口风了。” |
杀鸡扯脖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1回:“跪在地上,杀鸡扯脖,口里姐姐长姐姐短。” |
优柔失断 | 《旧唐书·高祖纪论》:“然而优柔失断,浸润得行。” |
返朴归真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四》:“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也。” |
七支八搭 | |
多端寡要 |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郭嘉传》:“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 |
一齐天下 | 汉·荀悦《汉纪·武帝纪》:“今陛下临制海内,一齐天下,口虽未言,声疾雷电,令虽未发,行化如神。” |
苞苴竿牍 | 先秦 庄周《庄子 列御寇》:“小夫之知,不离苞苴竿牍。” |
祸生萧墙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35回:“岂知祸生萧墙,元旦灾来,反了股肱重臣,追之不及。” |
顽固堡垒 | |
锦篇绣帙 | 清·李渔《闲情偶寄·演习·选剧》:“遂使锦篇绣帙,沉埋瓿瓮之间。” |
依违两可 | 《明史 方从哲传》:“举朝力争,从哲依违两可。” |
邀功希宠 | 明·王琼《双溪杂记》:“苟以迎驾为名,自可邀功希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