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辨源的成语故事

拼音yǐn shuǐ biàn yuán
基本解释见“饮水知源”。
出处清·包世臣《再与杨季子书》:“而得体势于《韩非子》、《吕览》者尤深,徒以薄其为人,不欲形诸论说,然后世有识,饮水辨源,其可掩耶?”
暂未找到成语饮水辨源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饮水辨源)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锐不可当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1卷:“侯元领了千余人直突其阵,锐不可当。” |
喜怒哀乐 |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
枕戈待旦 | 《晋书 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
斧钺之人 | 春秋·齐·管仲《管子·小匡》:“桓公大说,于是斋戒五日,将相管仲。管仲曰:‘斧钺之人也,幸以获生……若知国政,非臣之任也。’” |
横峰侧岭 | 宋·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柳陌花街 | 元 朱庭玉《祆神急 闺思》套曲:“多应浪游年少客,千金将笑买,柳陌花街。” |
烂醉如泥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儒林传下 周泽》:“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唐 李贤注:“《汉官仪》此下云:‘一日不斋醉如泥。’” |
歼一警百 | 清 夏燮《<中西纪事>后序》:“歼一警百,消其观望。” |
风移俗改 | 晋·李氏《先贤行状》:“迁济阴太守,以德让为政,风移俗改。” |
衣紫腰黄 | 明 谢谠《四喜记 帝阙辞荣》:“谁不愿衣紫腰黄,还须虑同袍中伤。” |
建功立业 | 宋 苏轼《应制举上两制书》:“古之圣贤建功立业、兴利捍患,至于百工小事之事皆有可观。” |
怀冤抱屈 | 南朝·梁·沈约《上言宜校勘谱籍》:“所欲既多,理无悉当,怀冤抱屈,非止百千。” |
雏鹰展翅 | |
同生共死 | 《隋书·郑译传》:“郑译与朕同生共死,间关危难,兴言急此,何日忘之。” |
金风未动蝉先觉 | 元·尚仲贤《三夺槊》第二折:“可知道金风未动蝉先觉,那宝剑得来你怎消?” |
剥极将复 | 清 沉德潜《说诗晬语》卷上:“隋炀帝艳情篇什,同符后主,而边塞诸作,铿然独异,剥极将复之候也。” |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12章:“如果你从小就在这个天地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你现在就会和众乡亲抱同一理想。” |
龙雏凤种 | 明·徐渭《渔阳三弄》:“更有那两个儿,又不是别树上花,都总是姓刘的亲骨血在宫中长大,却怎生把龙雏凤种做一瓮鲊鱼虾。” |
负才任气 | 南朝·梁·元帝《与张缵诗序》:“简宪之为人也,不事王侯,负才任气。” |
衣锦昼行 | 宋 叶適《朝请大夫主管冲佑观焕章侍郎陈公墓志铭》:“大父康伯,相高宗,值逆亮送死,竭臣子力,赖累圣威灵,幸而破虏。临内禅,特诏定第,自请退休,得守乡社。都人称赞曰:‘所谓衣锦昼行者也。’” |
司农仰屋 | 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30回:“朝廷因连年国费浩烦,且因赔款又重,又要办理新政,正在司农仰屋的时候,势不免裁者经费。” |
千章万句 | 《李卫公问对》中卷:“千章万句,不出乎致人而不致于人而已,臣当以此教诸将。” |
各安本业 | 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第35回:“凡尔村乡市镇,不用惊惶,士农工商,各安本业。” |
搢绅之士 | 《晋书·舆服志》:“所谓搢绅之士者,搢芴而垂绅带也。” |
忘餐废寝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忘餐废寝舒心害,若不是真心耐,志诚捱,怎能勾这相思苦尽甘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