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书达礼的成语故事


通书达礼

拼音tōng shū dá lǐ

基本解释谓通诗书,懂礼仪。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二卷:“原来田氏是东村田贡元的女儿,倒有十分颜色,又且通书达礼。”


暂未找到成语通书达礼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通书达礼)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参差不齐 东汉 班固《汉书 扬雄传下》:“仲尼以来,国君将相,卿士名臣,参差不齐,壹概诸圣。”
等闲视之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此乃大任也,何为安闲乎?汝勿以等闲视之,失吾大事。”
临阵脱逃 清 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四回:“你们中国的兵勇,一到有起事来,不是半途溃散,便是临阵脱逃,那是不关我教习的事,在乎你们自己未雨绸缪的。”
扭亏增盈 《人民日报》1983.12.30:“这说明工业企业扭亏增盈的任务依然相当艰巨。”
垂耳下首 宋·陈亮《酌古论·李愬》:“故虽驱而用之,而垂耳下首,卒不敢动。”
地广人希 《史记·货殖列传》:“楚越之地,地广人希。”
日削月割 宋·苏洵《六国论》:“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追本求源
猴子搏矢 战国·宋·庄周《庄子·徐无鬼》:“王射之,敏给搏捷矢。王命相者趋射,狙执死。”
荣谐伉俪 明 邱濬《成语考 夫妇》:“贺人娶妻曰荣谐伉俪。”
不伤脾胃 茅盾《子夜》:“骂几句不伤脾胃。”
浮语虚辞 《东观汉记 隗嚣传》:“吾年已三十余,在兵中十岁,所更非一,厌浮语虚辞耳。”
谦逊下士 东汉·班固《汉书·韦玄成传》:“少好学,修父业,尤谦逊下士。”
民为邦本 春秋·鲁·孔丘《论语·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朽索驭马 《尚书·五子之歌》:“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
趋之若鹜 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七回:“京外的官员,那个不趋之若鹜呢!”
白眉赤眼 明 沈德符《野获编 补遗四 神名误称》:“京师相詈,指其人曰白眉赤眼儿者,必大恨成贸首仇,其猥贱可知。狭邪讳之,乃驾名于关侯。”
无能之辈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51回:“岳飞真乃无能之辈。”
生男育女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百丈惟政禅师》:“而且不解生男育女,直至如今门风断绝。”
公忠体国 郭沫若《奴隶制时代·〈侈靡篇〉的研究》:“办外交的人有私心是不行的,一定要用公忠体国的有才能的人,来办这项国事。”
墙风壁耳 清·华伟生《开国奇冤·逮捕》:“你想墙风壁耳,万一传了出去,说我窝藏徐锡麟的党羽,叫我如何吃得罪起?”
芳草鲜美 晋·陶潜《桃花源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洗心革志 《晋书·潘岳传》:“皆延颈以视,倾耳以听,希道慕企,洗心革志,想洙泗之风,歌来苏之惠。”
股肱腹心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14回:“倘国法、官体、狱情必应如此,则一下吏为之有余,何必老大人为股肱腹心耶?”
降尊临卑,屈高就下 元·石子章《竹坞听琴》第二折:“多谢也降尊临卑,屈高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