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如脱兔的成语故事


动如脱兔

拼音dòng rú tuō tù

基本解释比喻行动敏捷。

出处《孙子·九地》:“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暂未找到成语动如脱兔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动如脱兔)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因材施教 《论语 为政》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土木形骸 《晋书 嵇康传》:“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
事出有因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回:“郭道台就替他洗刷清楚,说了些'事出有因,查无实据'的话头,禀复了制台。”
不失时机 周恩来《关于党的“六大”的研究》:“这时离国共分裂还有两个月,如果……努力去做,还不失时机。”
一息奄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七回:“紫鹃等看去,只有一息奄奄,明知劝不过来,惟有守着流泪。”
囊中取物 《三国志通俗演义·诸葛亮二擒孟获》:“孔明大笑曰:‘吾擒此人,如囊中取物耳。’”
神情恍惚 《魏书·侯莫陈悦传》:“悦自杀岳后,神情恍惚,不复如常。”
淆乱是非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46回:“该大臣等相顾不发一策,事事仰劳神算,已属全无心肝,乃犹徇情掩饰,淆乱是非,致令外议沸腾。”
马壮人强 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四折:“可不道马壮人强,父慈子孝,怕什么主忧臣辱。”
另眼看待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5卷:“侍郎与夫人看见人物标致,更加礼仪齐备,心下喜欢,另眼看待。”
行之惟艰 《尚书·说命中》:“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世态人情 元·关汉卿《四块玉·闲适》曲:“南亩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
向火乞儿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向火乞儿》:“今时之朝彦皆是向火乞儿,一旦火尽灰冷,暖气何在?”
功高震主 《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
囊中羞涩 梁实秋《穷》:“别看我囊中羞涩,我有所不取。”
平生之愿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4卷:“公子听说,两手加额:‘趁我平生之愿矣。’”
龙伯钓鳌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一钓而连六鳌。”
破觚为圆,斫雕为朴 《梁书·良吏传》:“梁兴,破觚为圆,斫雕为朴,教民以孝悌,劝之以农桑。”
同年而校 章炳麟《文学说例》:“体若骈枝,语反简核;岂与夫苏轼陈亮苟为辞费者同年而校乎?”
违条犯法 元·关汉卿《鲁斋郎》第四折:“他做了违条犯法的事,昨已斩了。”
计绌方匮 王闿运《与曾侍郎言兵事书》:“平贼之要领未得,计绌方匮,又必有变,纵不横决,凋丧可立而待也。”
眼中有铁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陈世祖天嘉五年》:“春,正月,庚申朔,齐主登北城,军容甚整。突厥咎周人曰:‘尔言齐乱,故来伐之。今齐人眼中亦有铁,何可当耶!’”
询迁询谋 语出《周礼·秋官·小司寇》:“小司寇之职,掌外朝之政,以致万民而询焉。一曰询国危;二曰询国迁;三曰询立君。”
高曾规矩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固传》:“商修族世之所鬻,工用高曾之规矩。”
利锁名缰 宋 方千里《庆春宫》词:“人生如寄,利锁名缰,何用萦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