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人心脾的成语故事

拼音dòng rén xīn pí
基本解释形容使人感动与震惊。
出处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先秦的散文》:“他们的长处,在于能够度察天下的大势而出之以引人入胜的妙喻好句,出之以动人心脾的危辞险语。”
暂未找到成语动人心脾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动人心脾)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足不出门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五:“却说苏盼奴自赵司户去后,足不出门,一客不见,只等襄阳来音。” |
门到户说 | 《孝经 广至德》:“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汉 郑玄注:“言教非门到户至而日见而语之也。” |
歧路亡羊 | 《列子 说符》:“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
刺心裂肝 | 明·张居正《答参军高梅庵》:“三十年生死之交,一旦遂成永隔,刺心裂肝,痛何可言。” |
踏床啮鼻 | 《笑林》:“甲曰:‘他踏床子就啮之。’” |
千金之堤,溃于蚁漏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千金之堤,溃于蚁漏,有罅故也。” |
效死弗去 | 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效死而民弗去。” |
罗织罪名 | 《旧唐书·来俊臣传》:“招集无赖数百人,令其告事,共为罗织,千里响应。” |
刁滑奸诈 | |
绝世出尘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局诈》:“遂鼓《御风曲》其声冷冷,有绝世出尘之意。” |
三不拗六 | 明·冯惟敏《僧尼共犯》第二折:“自古道三不拗六,他每都是城狐社鼠,俺也革不了他的积弊。” |
乌头白,马生角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刺客列传》:“乌头白,马生角,乃许耳。” |
皓月千里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静影沉璧。” |
狂奴故态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逸民传 严光》:“霸得书,封奏之。帝笑曰:‘狂奴故态也。’” |
无党无偏 | 宋·范仲淹《王者无外赋》:“令出惟行,宁分乎远者近者;德广所及,但见乎无党无偏。” |
风檐寸晷 | 明·谢肇淛《五杂俎·事部》:“然七义五策皆似太多,风檐寸晷,力不能办,求其完璧,事事精好,安可得也?” |
爽爽快快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82回:“小春姐姐把‘爽爽快快’读做‘霜霜快快’,把‘转弯磨角’读做‘转弯磨禄’,满口都是古音。” |
金风未动蝉先觉 | 元·尚仲贤《三夺槊》第二折:“可知道金风未动蝉先觉,那宝剑得来你怎消?” |
天无宁日 | 梁斌《红旗谱》第一卷:“自从孙大炮革起命来,把清朝的江山推到,天无宁日。” |
甘苦与共 | 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一》:“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 |
先意承颜 |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未知养亲者,欲其观古人之先意承颜,怡声下气。” |
鸿案相庄 | 据《后汉书·逸民传·梁鸿》载:“鸿家贫而有节操。妻孟光,有贤德。每食,光必对鸿举案齐眉,以示敬重。”清·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鸿案相庄廿有三年,年愈久而情愈密。” |
炫石为玉 | 汉·扬雄《法言·问道》:“炫玉而贾石者,其狙诈乎?”宋·程颢《论王霸之辨》:“苟以霸者之心而求王道之成,是炫石为玉也。” |
神怡心旷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1回:“不一时,只听得箫管悠悠,笙笛并发;正值风清气爽之时,那乐声穿林度水而来,自然使人神怡心旷。” |
养虎自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