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洋自得的成语故事


洋洋自得

拼音yáng yáng zì dé

基本解释犹言洋洋得意。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5回:“主意打定,正在洋洋自得,那差出去的管家也回来了。”


暂未找到成语洋洋自得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洋洋自得)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心灰意懒 元 乔吉《玉交枝 闲适》曲:“不是我心灰意懒,怎陪伴愚眉肉眼?”
一心无二 《旧唐书 张巡传》:“诸公为国家戮力守城,一心无二,经年乏食,忠义不衰。”
认贼为父 苏曼殊《遁迹记》:“先是余家既亡,怅怅无之。大盗更迫我侪,为供奔走。测彼居心,是畜猎犬之技。斯是认贼为父,自残梵裔者,亦复不少。”
谄上抑下 《北史 安同传》:“(安同)性平正柔和,未尝有喜怒色,忠笃爱厚,不谄上抑下。”
小户人家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十九卷:“和氏道:‘我们是小户人家,不像大人家有许多规矩。’”
擅离职守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4回:“见面之后,不由分说,拿随太爷一把辫子,说他擅离职守,捏称回任。”
一传十,十传百 宋 陶彀《清异录 丧葬义疾》:“一传十,十传百,展转无穷,故号义疾。”
哀感中年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安)语王右军(王羲之)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是恶。’”
亲亲切切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0回:“炀帝拉李夫人同坐了玉辇,亲亲切切,又说了许多体己话。”
肩背难望 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第七卷:“则尤簪缨世胄,肩背难望者矣!”
女长须嫁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侍郎杨杰居士》:“忽大悟,乃别‘有男不婚,有女不嫁’之偈曰:‘男大须婚,女大须嫁。……’”
源清流洁 先秦 荀况《荀子 君道》:“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洞烛其奸 《明史 董传策传》:“(严)嵩稔恶误国,陛下岂不洞烛其奸!”
粗具梗概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14篇:“惟文笔则远不逮,词不达意,粗具梗概而已。”
严于责己,宽以待人 《忆邓拓·邓拓和人民日报》:“老邓总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主动承担责任,不使别的同志感到压力。”
含苞未放 老舍《四世同堂》:“妞子还是一朵含苞未放的鲜花儿呢。”
若丧考妣 汉 扬雄《元后诔》:“享国六十,殂落而崩。四海伤怀,擗踊拊心,若丧考妣,遏密八音。”
烟云过眼 宋 苏轼《宝绘堂记》:“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
间不容瞚
劫后馀生
哑子托梦 元·郑廷玉《看钱奴》第三折:“做了个哑子托梦,说不的这场板障。”
寡恩薄义
相见以诚 郭沫若《相见以诚》:“但今天是应该相见以诚的时候了。”
怡神养性 明·归有光《上王中丞书》:“所以终日闭门,怡神养性。”
情投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