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术不正的成语故事

拼音xīn shù bù zhèng
基本解释指人用心不忠厚,不正派。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9回:“宫曰:‘汝心术不正,我故弃汝!’”
暂未找到成语心术不正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心术不正)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孤身只影 | 元 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可怜我孤身只影无亲眷,则落的吞声忍气空嗟怨。” |
梦熊之喜 | |
更进一竿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师示一偈曰:‘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
低头搭脑 | 梁斌《红旗谱》一:“老祥子大娘正点着灯做晚饭,看见朱老巩走进来,低头搭脑坐在台阶上。” |
剥复之机 | 《周易·杂卦》:“剥,烂也;复,反也。” |
嗟悔无及 | 《尚书·盘庚上》:“汝悔身何及。” |
万全之策 |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刘表传》:“故为将军计者,不若举州以附曹公,曹公必将重德将军;长享福祚,垂之后嗣,此万全之策也。” |
烟波浩渺 | 唐 崔致远《将归海东巉山春望》:“目极烟波浩渺间,晓鸟飞处认乡关。” |
河清难俟 | 左丘明《左传 襄公八年》:“俟河之清,人寿几何?” |
家散人亡 | 明·华阳散人《鸳鸯针》第四回:“谋为举人急些也罢,若进士就迟一科也得,何必恁急急倾一家、补一家的?萧掌科被他弄得家散人亡,我却比他还便宜两个人。” |
禅絮沾泥 | 《花月痕》第四九回:“兰香来无定处,绿蕊去未移时,想你二人禅絮沾泥,当不复悔偷灵药。” |
贫贱糟糠 | 语出《后汉书·宋弘传》:“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
槛猿笼鸟 | 明·张凤翼《红拂记·相公完偶》:“听他言词多慨慷,想他不甚提防,只是槛猿笼鸟难亲傍。” |
一片焦土 | 唐·杜牧《阿房宫赋》:“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
朱紫难别 |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董允传》:“丞相亮将北伐,住汉中,虑后主富于春秋,朱紫难别,以允秉心公亮,欲任以宫省之事。” |
蝇营蚁聚 | 明 梅鼎祚《玉合记 卜居》:“朝列,蝇营蚁聚还竞扰,这余膻怎污颊,算自有峰头玉版,鼎中金屑。” |
指古摘今 | 清·徐麟《长生殿序》:“稗畦洪先生以诗鸣长安,交游宴集,每白眼踞坐,指古摘今,无不心折。” |
重关击柝 | 《宋书·沈攸之传》:“所以未具上闻者,欲待至上,面自咨申。不图重关击柝,觐接莫由。” |
摘奸发伏 | 汉·荀悦《汉纪·宣帝纪》:“真摘奸发伏如神,皆此类也。” |
顺天应时 | 《晋书·羊祜传》:“先帝顺天应时,西平巴蜀,南和吴会,海内得以休息,兆庶有乐安之心。” |
众难群移 |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群疑满腹,众难塞胸。” |
驰名当世 | 晋·常璩《华阳国志·后贤志(陈寿)》:“皆辞章灿烂,驰名当世。” |
托钵沿门 |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昼则托钵沿门,夜则栖身檐下,盖不知几经日矣。” |
哓音瘏口 | 梁启超《本馆第一百册祝辞》:“虽然,菲封不弃,敝帚自珍,哓音瘏口,亦已三年,言念前劳,不欲泯没。” |
乳声乳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