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局面的成语故事


不识局面

拼音bù shí jú miàn

基本解释犹不识时务。

出处《水浒传》第四九回:“原来毛仲义五更时,先把大虫解上州里去了,却带了若干做工公的来捉解珍解宝。不想他这两个不识局面,正中了他的计策,分说不得。”


暂未找到成语不识局面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不识局面)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石火电光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四:“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石火电光,已经尘劫。’”
戒奢宁俭 《论语·八佾》:“礼,与其奢也,宁俭。”
以德报德 《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无懈可击 先秦 孙武《孙子 计》:“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曹操注:“击其懈怠,出其空虚。”
鼎足三分 《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蓬生麻中 先秦 荀况《荀子 劝学》:“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刎颈至交 清·遯庐《童子军·卖友》:“倘若将他首发,岂不是把那刎颈至交,做成一个负心贼子么?”
有一利必有一弊 鲁迅《且介亭杂文·关于中国的二三件事》:“但是,真如先哲之谓‘有一利必有一弊’罢,同时也开始了火灾。”
丧家之狗 《史记·孔子世家》:“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二折:“他两个忙忙如丧家之狗,急急似漏网之鱼。”
三省吾身 《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管鲍之交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管仲传》:“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形势逼人 谢觉哉《冷和热》:“‘热’可以逼得喜冷的人也热起来,形势逼人,不热不可。”
不知起倒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五回:“你可知他一面在这里服药,一面在那边戕伐,碰了个不知起倒的医生还给他服点燥烈之品,正是‘泼油救火’,恐怕他死得不快罢了。”
龙江虎浪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2回:“性明敏,善机变,会妆饰,龙江虎浪,就是嘲汉子的班头,坏家规的领袖。”
夸大其辞 孙犁《谈作家的立命修身之道》:“我从来不好夸大其辞。”
被褐怀珠 《老子》第七十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街巷阡陌 汉·荀悦《汉纪·哀帝纪》:“至京师又聚会祀西王母,设祭于街巷阡陌。”
忧谗畏讥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镂骨铭肌 唐·元稹《谢准朱书撰田弘正碑文状》:“空怀感涕之心,未获杀身之所,无任感恩思报,镂骨铭肌之至。”
爱国一家 《人民日报》1958.10.11:“都本着‘爱国一家’的原则,采取既往不咎的态度。”
钓名沽誉 《管子·法法》:“钓名之人,无贤士焉。”《后汉书·逸民传序》:“彼虽硁硁有类沽名者。”
英特迈往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山谷中》:“至东坡则云:‘平生万事足,所欠惟一死。’英特迈往之气可畏而仰哉!”
与民偕乐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回:“故尧舜与民偕乐,以仁德化天下。”
自救不暇 唐 杜甫《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寇形势图状》:“今残孽虽穷蹙日甚,自救不暇,尚虑其逆帅望秋高马肥之便,蓄突围拒辙之谋。”
停瞋息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