缄口结舌的成语故事

拼音jiān kǒu jié shé
基本解释闭口不说话。形容理屈词穷说不出话来。也指慑于淫威不敢讲话。
出处明 张煌言《上延平王书》:“而所为若是,则其将何所依倚,故不敢缄口结舌,坐观胜败。”
暂未找到成语缄口结舌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缄口结舌)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志在千里 | 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神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不治之症 | 鲁迅《伪自由书 电的利弊》:“说先前身受此刑,苦痛不堪,辣汁流入肺脏及心,已成不治之症,即释放亦不免于死云云。” |
半新不旧 |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三回:“只见一个七八十岁的白须老儿,戴一顶牙色绒巾,穿一件半新不旧的褐子道袍。” |
连枝共冢 | 晋 干宝《搜神记》第11卷:“便有大梓生于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 |
桃李满天下 | 唐 白居易《春和令公绿野堂种花》:“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
红得发紫 | 靳凡《公开的情书》:“她仗着出身好,业务好,红得发紫。” |
胡为乱信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7回:“向后来,再不可胡为乱信,望你把三教归一。” |
餐风啮雪 | 明 张景《飞丸记 月下伤怀》:“一痛爷娘,餐风啮雪;二伤姑妈,替死超生。” |
忍辱含垢 | 汉 班昭《女诫》:“谦让恭敬,先人后己;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忍辱含垢,常若畏惧,是谓卑弱下人也。” |
片词只句 | 唐·司空图《题〈柳柳州集〉序》:“噫,后之学者褊浅,片词只句,未能自辨,已侧目相诋訾矣。” |
神抶电击 | 汉·扬雄《羽猎赋》:“壁垒天旋,神抶电击。” |
股战而栗 | 《史记·齐悼惠王世家》:“(魏勃)因退立,股战而栗,恐不能言者,终无它语。” |
无伤大体 | 清 无名氏《静居绪言》:“后人摘集中累句讥之,亦是吹毛求疵,无伤大体,自有公论。” |
加油添醋 | 克非《春潮急》二六:“有种人并不怀着什么恶意,却专喜欢探究人家的隐秘,然后再加油添醋,偷偷地、热衷地广播出去。” |
触机落阱 | 明·沈景《义侠记·奇功》:“叶子盈,我遭逢时乖运梗,你为甚也触机落阱?” |
逢恶导非 | 《明史 ·张文明传》:“且言江彬遣恶导非,亟宜行诛,朝臣匡救 无闻,亦当罚治。” |
依头顺尾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五回:“前儿我们还议论到这里,再不能依头顺尾,必有两场气生。” |
卖爵赘子 | 东汉·班固《汉书·严助传》:“数年岁比不登,民待卖爵赘子以接衣食。” |
搜奇访古 | 《宣和画谱·山水·高克明》:“喜游佳山水,搜奇访古,穷幽探绝,终日忘归。” |
坐视不救 | 宋 洪迈《夷坚志补 褚大震死》:“凶愎不孝,乡里恶之。母尝堕水中,坐视不救,有他人援之,后加詬骂而殴之。” |
眉头眼后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9卷:“是日那里还有心想看春会?只个个撺哄赵娘子,看他眉头眼后罢了。” |
轻徭薄税 | 元·武汉臣《生金阁》第三折:“第二钟酒,愿黎民乐业,做官的皆如卓鲁,令史每尽压萧曹,轻徭薄税,免受涂炭者。” |
骨软肉酥 | 《醒世姻缘传》第六一回:“只消‘心月狐’放一个屁,那‘井木犴’俯伏在地,骨软肉酥。” |
寝食俱废 | 宋·洪迈《夷坚志·沈见鬼》:“夏六月,真若赤目,肿痛特甚,寝食俱废。” |
多闻阙疑 | 春秋·鲁·孔丘《论语·为政》:“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