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骨露野的成语故事

拼音bái gǔ lù yě
基本解释露:暴露;野:野外。死人的白骨暴露在野外。形容战争或灾难所造成的悲惨景象。
出处三国 魏 曹操《蒿里行》诗:“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暂未找到成语白骨露野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白骨露野)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貌合神离 | 清 宣鼎《夜雨秋灯录 得新忘旧》:“自有此宠复,神意即淡然,偶有酬对,亦只貌合神离耳。” |
识途老马 | 先秦 韩非《韩非子 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
做神做鬼 | 《红楼梦》第四七回:“既这么样,怎么不进来,以做神做鬼的?” |
道路藉藉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25回:“执事胸中方略,非局外人所能窥,而道路藉藉,或谓执事者将循政府之意,而从事于武力解决。” |
指鸡骂狗 |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李大嫂子,别指鸡骂狗,倒是谁白吃白喝?” |
贯颐备戟 | |
知奸亦有大罗 |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难三》:“宋人语曰:‘一雀过,羿必得之,则羿诬矣,以天下为之罗,则雀不失矣?夫知奸亦有大罗,不失其一而已矣。’” |
优游涵泳 | 春秋·鲁·孔丘《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朱熹集注引胡氏曰:“圣人言此,一以示学者当优游涵泳,不可躐等而进。” |
蛾眉皓齿 | 汉·司马相如《美人赋》:“臣之东邻,有一女子,云发丰艳,蛾眉皓齿。” |
不期然而然 | 明 高启《威爱论》:“功或以爱诚有以结于人者,则趋事赴功有不期然而然。何以威为哉!” |
有的放矢 | 宋 叶适《水心别集》:“论立于此,若射之有的也,或百步之外,或五十步之外,的必先立,然后扶弓注矢以从之。” |
城北徐公 | 《战国策·齐策一》:“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
小廉曲谨 | 宋 朱熹《答或人》:“乡原是一种小廉曲谨,阿世徇俗之人。” |
数米而炊 | 先秦 庄周《庄子 庚桑楚》:“简发而栉,数米而炊,窃窃乎又何足以济世哉!” |
巢倾卵破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孔融传》:“左右问父被捕为何不起,答曰:‘安有巢毁而卵不破乎?’” |
牛鼎烹鸡 | 《后汉书·边让传》:“函牛之鼎以烹鸡,多汁则淡而不可食,少汁则熬而不可熟。” |
鸿鶱凤逝 | 清·龚自珍《海门先啬陈君祠堂碑文》:“年三十,让产伯兄,鸿鶱凤逝,去之无迹。” |
遗世忘累 | 明·方孝孺《学士亭记》:“故或放迹于江海,或养操于山林,求遗世忘累志士而与之游。” |
同敝相济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宦者传序》:“同敝相济,故其有繁,败国蠹政之事,不可单书。” |
丧言不文 | 《孝经·丧亲篇》:“子曰:‘孝子之丧亲也……礼无容,言不文。’” |
运筹借箸 | 《史记·留侯世家》:“汉王方食,曰:‘子房前!客有为我计桡楚权者。’具以丽生语告,曰:‘于子房何如?’……张良对曰:‘臣请藉前箸为大王筹之!’”裴骃集解引张晏曰:“求借所食之箸用指画也。” |
伤心惨目 | 唐 李华《吊古战场文》:“日光寒兮草短,月色苦兮霜白。伤心惨目,有如是耶?” |
丹心碧血 | 《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元·郑元祐《张御史死节歌》:“孤忠既足明丹心,三年犹须化碧血。” |
脱骨换胎 | 郭沫若《南冠草》第二幕:“盛蕴真:你却是脱骨换胎。” |
柱石之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