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沦吞枣的成语故事

拼音hún lún tūn zǎo
基本解释整个地吞下枣子。比喻笼统地接受,不加分析,食而不化。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24卷:“今学者有几个理会得章句,也只是浑沦吞枣。”
暂未找到成语浑沦吞枣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浑沦吞枣)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无所不为 |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张温传》:“揆其奸心,无所不为。” |
移花接木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同窗友认假作真,女秀才移花接木。” |
勇猛精进 | 《无量寿经》上卷:“勇猛精进,志愿无惓。” |
天道好还 | 先秦 李耳《老子》:“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
引颈受戮 |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六回:“天兵到日,尚不引颈受戮,乃敢拒敌大兵。” |
实不相瞒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实不相瞒:小人母子二人,贪行了些路程,错过了宿店,来到这里。” |
弄喧捣鬼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6卷:“世人但说盗贼,便十分防备他,不知那拐子便与他同行同止,也讲不出弄喧捣鬼,没形没影的。” |
流水朝宗 | 《诗·小雅·沔水》:“沔彼流水,朝宗于海。” |
膝行匍伏 | 清·赵执信《海鸥小谱·长句》:“绮罗红粉轻于尘,膝行匍伏擎金樽。” |
屈尊就卑 | |
避凉附炎 | 明·朱国桢《涌幢小品》:“母,小人也,避凉附炎,且其性残虐。” |
攘人之美 | |
遁世长往 | 明·归有光《白庵程翁八十寿序》:“其所见四方贤公卿大夫、名士才人有几;遁世长往、怀道蕴术之士有几?” |
重光累洽 | 唐·崔融《嵩山启母庙碑》:“重光累洽,下武嗣文,负扆而化,垂衣以君。” |
鸾鹄停峙 | 唐·韩愈《殿中少监马君墓志》:“退见少傅,翠竹碧梧,鸾鹄停峙,能守其业者也。” |
四战之地 | 《史记·乐毅列传》:“赵,四战之地也,其民习兵,伐之不可。”《后汉书·荀彧传》:“颖川,四战之地也,天下有变,常为兵冲。” |
金鼓齐鸣 |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二年》:“金鼓以声气也。” |
两头担心 | |
利口捷给 | 西汉·司马迁《史记·张释之传》:“夫绛侯、东阳侯称为长者,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岂斅此啬夫谍谍利口捷给哉!” |
闭目塞耳 | 《隋书 东夷传 高丽》:“王乃坐之空馆,严加防守,使其闭目塞耳,永无闻见。” |
风鬟雨鬓 | 唐 李朝威《柳毅》:“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风鬟雨鬓,所不忍视。” |
塞翁得马 | 清·李渔《比目鱼·耳热》:“精神乏,安心要把驴儿跨,又谁知塞翁得马,塞翁得马。” |
愚戆窳惰 | 春秋·齐·管仲《管子·水地》:“故其民愚戆而好贞,轻疾而易死。” |
无补于时 | 宋·苏舜钦《答杜公书》:“今虽能涬然引去,无补于时,亦安是以为嘉事。” |
贪名图利 | 明·徐元《八义记·婴投杵臼》:“贪名图利世间人,不修因果恁痴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