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逾慈母的成语故事

拼音ēn yú cí mǔ
基本解释逾:超过。比慈爱的母亲给予的恩情还要重。形容恩情深厚。
出处唐 韩愈《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陛下恩逾慈母。”
暂未找到成语恩逾慈母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恩逾慈母)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命中注定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这是我命中注定,该做他家的女婿。” |
快心满志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6回:“只图一时快心满志,不管犯世途万种危机。” |
贵阴贱璧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原道训》:“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 |
无私无畏 | |
无名之朴 | 春秋·楚·李耳《老子》:“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
聊表寸心 |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早间曾以小匣托渔人奉致,聊表寸心,从此不复相见矣。” |
不平则鸣 | 唐 韩愈《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
堂皇冠冕 | 清·薛雪《一瓢诗话》四八:“人言应制、早朝等诗,从无佳作,非也。此等诗竟将堂皇冠冕之字。累成善诵善祷之辞,献谀呈媚,岂有佳作?” |
热血沸腾 | 茅盾《子夜》九:“她是怎样地受感动,怎样地热血沸腾。” |
计日以待 | 明·赵元星《贺贾元礼食廪序》:“待御为两京学使者,即不复外补,坐致九列,惟计日以待耳。” |
斗量筲计 | 明·胡应麟《诗薮·杂编》:“南渡后,江湖流派,斗量筲计,风轨荡然矣。” |
烈士徇名 | 西汉·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夸者死权,众庶冯生。” |
觥饭不及壶飧 | 《国语·越语下》:“觥饭不及壶飧。今岁晚矣,子将奈何?” |
熟路轻辙 | 宋·张榘《摸鱼儿·为赵懒窝寿》词:“君看取,世道羊肠曲折,依然熟路轻辙。” |
肺石风清 | 《周礼·秋官·大司寇》:“凡远近茕独老幼之欲有复于上而其长弗达者,立于肺石三日,士听其辞,以告于上而罪其长。” |
眼约心期 | 元·张可久《沉醉东风·夜宴即事》曲:“玉纤寒试调筝雁,眼约心期不暂闲。” |
如泣草芥 | 宋 苏洵《六国论》:“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
子皆豚犬 | 《吴历》:“公见舟船器仗军伍整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
挥翰临池 | 晋·代卫恒《四体书势》谓东汉的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 |
秦约晋盟 | 《剪灯余话·凤尾草记》:“兼之秦约晋盟,遽然断绝。” |
蠹政病民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时皓[孙皓]居武昌,扬州百姓溯流供给,甚苦之;又奢侈无度,公私匮乏。陆凯上疏谏曰:‘……又左右皆非其人,群党相挟,害忠隐贤,此皆蠹政病民者也。’” |
薏苡明珠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援传》:“南方薏苡实大。援欲以为种,军还,载之一车。……及卒后,有上书谮之者,以为前所载还,皆明珠文犀。” |
小屈大伸 |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绤正传》:“云合雾集,量时揆宜,用取世资,小屈大申,存公忽私。” |
强不凌弱,众不暴寡 |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奸劫弑臣》:“故其治国也,正明法,陈严刑,将以救群生之乱,去天下之祸,使强不凌弱,众不暴寡。” |
少成若性 | 西汉 戴圣《大戴礼记 保傅》:“少成若性,习惯之为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