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兼顾的成语故事

拼音tǒng chóu jiān gù
基本解释统筹:通盘筹划;兼:本义为一手执两禾,引伸为同时进行几桩事情或占有几样东西;顾:照顾。统一筹划,全面照顾。
出处欧阳予倩《忠王李秀成》第一幕:“不是这样统筹兼顾,天京一定难保。”
暂未找到成语统筹兼顾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统筹兼顾)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非同小可 | 元 关汉卿《魔合罗》第三折:“人命事关天关地,非同小可!” |
面面相觑 | 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第六卷:“僧问:‘如何是大疑府人?’师曰:‘毕钵岩中面面相觑。’” |
市民文学 | |
深文周内 | 清·钱谦益《兵部尚书李公神道碑》:“小大之狱,必以情本伦常依法比,不为深文周内。” |
弟男子侄 | 清 张南庄《何典》第二回:“不一时,催命鬼领了几个弟男子侄来到庙前。” |
顶门立户 | 吴组缃《山洪》三:“三官虽然已经另外顶门立户,但是打鱼的一切生财器具还是和他大哥、二哥共有着。” |
蟹荒蟹乱 | 元·高德基《平江纪事》:“大德丁未,吴中蟹厄如蝗,平田皆满,稻谷荡尽。吴谚有蟹荒蟹乱之说,正谓此也。” |
太山北斗 | 宋·施德操《北窗炙輠》上卷:“欧公在天下如太山北斗,伯修自揣何如,仅更作其序,何不识轻重也。” |
刻木为鹄 | 明·郑瑗《井观琐言》第一卷:“扬氏《法言》、王氏《中说》,所谓刻木为鹄者也。” |
红杏出墙 | 宋 叶绍翁《游小园不值》诗:“春风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 |
饥不遑食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虽有糇粮,饥不遑食。” |
独得之见 | 明·归有光《送王子敬之任建宁序》:“近世一二君子,乃起而争自为说,创为独得之见。” |
赤心报国 | 《资治通鉴·陈纪文帝天嘉元年》:“堷大言曰:‘诸王反逆,欲杀忠良邪!尊天子,削诸侯,赤心报国,何罪之有!’” |
兔缺乌沉 | 唐·罗邺《冬日寄献庾员外》:“却思紫陌觥筹地,兔缺乌沉欲半年。” |
破破烂烂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5回:“穿的衣裳虽然是号褂子,挂一块、飘一块,破破烂烂,竟同叫化子不相上下。” |
遗芳余烈 | 南朝 宋 傅亮《为宋公修楚元王墓教》:“遗芳余烈,奋乎百世。” |
自备资斧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3回:“因为上头提倡游学,所以他自告奋勇,情愿自备资斧,叫儿子出洋。” |
比屋连甍 | 晋 左思《蜀都赋》:“比屋连甍,千庑万室。” |
鹰头雀脑 | 元 杨暹《西游记》第四本第十三出:“见一人光纱帽,黑布衫,鹰头雀脑将身探。” |
不足为外人道 | 晋 陶潜《桃花源记》:“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不可抗拒 | 毛泽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百万红军进入中国的东北,这个力量是不可抗拒的。” |
鸿毛泰岱 | 郭沫若《战声集·〈归国杂吟〉之三》:“四十六年余一死,鸿毛泰岱早安排。” |
絺句绘章 | 《新唐书·文艺传序》:“高祖、太宗,大难始夷,沿江左余风,絺句绘章,揣合低卬,故王杨为之伯。” |
广谋从众 | 东汉·班固《汉书·郊祀志》:“臣闻广谋从众,则合乎天心。” |
冷言热语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二十四卷:“三官说:‘欲待回家,难见父母兄嫂;待不去,又受不得亡八冷言热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