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白挂绿的成语故事

拼音tuō bái guà lǜ
基本解释脱去白衣,换上绿袍。谓初登仕途。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1卷:“今幸已脱白挂绿,何不且到丈人家里,与他们欢庆一番。”
暂未找到成语脱白挂绿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脱白挂绿)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款学寡闻 | 庄周《庄子 达生》:“今休,款启寡闻之民也。” |
从天而降 | 东汉 班固《汉书 周亚夫传》:“直入武库,击鸣鼓。诸侯闻之,以为将军从天而下也。” |
翻来覆去 | 宋 朱熹《朱子全书》:“横说也如此,竖说也如此,翻来覆去,说都如此。” |
不速之客 | 《周易 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孔颖达疏:“速,召也。不须召唤之客有三人自来。” |
话里有话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1回:“那知他二人这话,却是机带双敲,话里有话!” |
不知颠倒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九回:不想这些带来的官兵,人人亦不知颠倒。天色又看看晚了。” |
取法乎上,仅得乎中 | 语出唐太宗《帝范》卷四:“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
鲸吞虎据 | 《旧唐书·萧铣等传论》:“自隋朝维绝,宇县瓜分,小则鼠窃狗偷,大则鲸吞虎据。” |
一身而二任 | 东汉 班固《汉书 王吉传》:“诸侯骨肉,莫亲大王,大王于属则子也,于位则臣也,一身而二任之责加焉。” |
通上彻下 |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73卷:“天地是举其大体而言,鬼神是举其中运动变化者,通上彻下而言。” |
烛照数计 | 唐 韩愈《送石处士序》:“若烛照数计而龟卜也。” |
同生死,共存亡 | |
三更半夜 | 《宋史 赵昌言传》:“四人者(陈象舆、胡旦、董俨、梁灝)日夕会昌言第。京师为之语曰:‘陈三更,董半夜’。” |
千唤万唤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智门祚禅师法嗣》:“师曰:‘却须吃棒,上堂啰舌沸,千唤万唤露柱因甚么不回头?’良久曰:‘美食不中饱,人吃便下座。’” |
饮马长江 | 《南史·檀道济传》:“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尔间引饮一斛。乃脱帻投地,曰:‘乃坏汝万里长城。’魏人闻之,……自是频岁南伐,有饮马长江之志。” |
埋轮破柱 | 唐 元稹《裴注侍御史制》:“季代而还,埋轮破柱之徒,绝不复出,朕甚异焉。” |
风霜雨雪 | 元 马致远《黄梁梦》第四折:“一梦中十八年,见了酒色财气,人我是非,贪嗔痴爱,风霜雨雪。” |
宰相肚里好撑船 | 明 叶盛《水东日记 杨大理诗谑》:“盖谚有之‘宰相肚里好撑船’。” |
嫦娥奔月 | 西汉·刘安《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 |
连战皆捷 | 《宋书·自序》:“既连战皆捷,士马旌旗甚盛。” |
耗子尾巴 | |
助桀为恶 | 邹韬奋《信箱期望》:“因为无条件的生存,同流合污助桀为恶的生存,虽生犹死,乃至生不如死。” |
目瞪舌强 | 宋·陈亮《众祭潘用和文》:“俄而于朋辈之中夺其一人而去,使其徒回皇四望,而目瞪舌强,不知所以为策。” |
罪不可逭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7回:“某等不能速来归顺,罪不可逭。” |
无明无夜 | 《二刻拍案惊奇》卷八:“所以一耽了这件的滋味,定是无明无夜,抛家失业,失魂落魄,忘飧废寝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