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的笔顺分步演示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唱
〈动〉
(1) (形声。从口,昌声。“唱”字经传以“倡”为之。本义:领唱)
(2) 同本义 [precent]
唱,导也。——《说文》
取其唱予和女。——《左传·昭公十六年》注
唱和有应。——《荀子·乐论》
晷漏肃唱。——《文选·左思·魏都赋》
(3) 又如:唱和(唱歌时此唱彼和)
(4) 倡导;发起。后作“倡” [promote]
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史记·陈涉世家》
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之者。——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5) 又如:唱义(倡导起义);唱谋(率先策划);唱始(倡始;首倡)
(6) 歌唱,吟咏 [sing]。如:唱书(说唱演奏小说中的故事。用絃、琴伴奏的,称作唱书);唱诗(吟诗);唱月(对月吟唱)
(7) 表演 [play]。如:唱白脸
(8) 叫,呼 [call out;cry]。如:鸡唱三遍;唱晓(鸡鸣报晓);唱好(喝采叫好)
词性变化
◎ 唱
〈名〉
歌曲 [song]。如:唱论(书名。关于戏曲声乐方面的理论)
康熙字典
唱【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尺亮切,音厰。《說文》導也。《玉篇》禮記曰:一唱而三歎。○按《樂記》今本作倡。
又《廣韻》發歌也。《廣韻》亦作誯。《集韻》亦作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唱【卷二】【口部】
導也。从口昌聲。尺亮切
说文解字注
(唱)導也。鄭風曰。唱予和女。从口。昌聲。尺亮切。十部。古多以倡字爲之。
包含《唱》的名句
-
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
出自:晏几道 《鹧鸪天·小令尊前见玉箫》
-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出自:李梦阳 《汴京元夕》
-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出自:杜牧 《泊秦淮》
-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
出自:李清照 《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出自:李颀 《送魏万之京》
-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
出自:刘禹锡 《竹枝词二首·其二》
-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出自:李忱 《吊白居易》
-
重唱梅边新度曲,催发寒梢冻蕊。
出自:吴文英 《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
为奏薰琴唱,仍题宝剑名。
出自:张九龄 《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出自:骆宾王 《咏蝉》
- 唱的词语 组词
- 唱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