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的笔顺分步演示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催
〈动〉
(1) (形声。从人,崔声。本义:催促,促使) 同本义 [expedite;urge]
交徧催我。——《诗·邶风·室人》
鸿仪催零金。——《侯成碑》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柳永《雨霖铃》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翰《凉州词》
(2) 又如:催比(催征);催并(催促;催逼);催迸(同“催并”);催科(催租;亦指催缴钱粮的小吏);催命鬼(催人早死的鬼使);催索(催讨,催着要)
康熙字典
催【子集中】【人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集韻》《韻會》
倉回切,音崔。促也,迫也。本作趣,古有趣無催,催促皆後人所增。催趣同聲,實一字。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催【卷八】【人部】
相儔也。从人崔聲。《詩》曰:“室人交徧催我。”倉回切
说文解字注
(催)相擣也。猶相迫也。邶風北門曰。室人交徧摧我。傳曰。摧、沮也。音義曰。摧或作催。據許則催是也。不從傳者、傳取沮壞之義。與摧訓擠、訓折義同。葢當時字作催。而毛釋爲摧之假借。許則釋其本義也。从人。崔聲。倉回切。十五部。山部無崔。偶奪耳。大徐據摧催字補。詩曰。室人交徧催我。
包含《催》的名句
-
运往无淹物,年逝觉已催。
出自:谢灵运 《岁暮》
-
大雪北风催,家家贫白屋。
出自:环山樵 《薛宝钗·雪竹》
-
脊令各有思归恨,日月相催雪满颠。
出自:黄庭坚 《次元明韵寄子由》
-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出自:岳飞 《池州翠微亭》
-
晓风催我挂帆行,绿涨春芜岸欲平。
出自:查慎行 《晓过鸳湖》
-
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
出自:陈师道 《除夜对酒赠少章》
-
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出自:王建 《短歌行》
-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出自:晏殊 《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
-
再折柳穿鱼,赏梅催雪。
出自:詹玉 《齐天乐·送童瓮天兵后归杭》
-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出自:崔液 《上元夜六首·其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