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并
词语解释
吞并[ tūn bìng ]
⒈ 合并。
英merger;
⒉ 并吞;兼并。
例互相吞并。——[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
英annex; take possission of;
引证解释
⒈ 见“吞并”。亦作“吞併”。并吞,兼并。
引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潧水》:“然地理参差,土无常域。随其强弱,自相吞并。”
唐 罗隐 《自贻》诗:“汉武 巡游虚轧轧, 秦皇 吞併谩驱驱。”
明 无名氏 《临潼斗宝》第一折:“目今 楚国 平公 即位,天下十八国诸侯,各相吞併。”
周恩来 《人民政协共同纲领草案的特点》:“这种做法显然不同于军阀制度的吞并排挤。”
国语辞典
吞并[ tūn bìng ]
⒈ 侵占别人的财物而归并为己有。
引唐·罗隐〈自贻〉诗:「汉武巡游虚轧轧,秦皇吞并谩驱驱。」
《三国演义·第一四回》:「此曹孟德恐我与吕布同谋伐之,故用此计,使我两人自相吞并,彼却于中取利。」
近吞噬 淹没
最近近义词查询:
兴修的近义词(xīng xiū)
身故的近义词(shēn gù)
遵命的近义词(zūn mìng)
僵化的近义词(jiāng huà)
战役的近义词(zhàn yì)
州闾的近义词(zhōu lǘ)
不满的近义词(bù mǎn)
拘谨的近义词(jū jǐn)
盘川的近义词(pán chuān)
铤而走险的近义词(tǐng ér zǒu xiǎn)
交迫的近义词(jiāo pò)
甘霖的近义词(gān lín)
精力充沛的近义词(jīng lì chōng pèi)
初学的近义词(chū xué)
惹是生非的近义词(rě shì shēng fēi)
洞穴的近义词(dòng xué)
高明的近义词(gāo míng)
狂妄的近义词(kuáng wàng)
闺房的近义词(guī fáng)
健忘的近义词(jiàn wàng)
嫡派的近义词(dí pài)
变化无穷的近义词(biàn huà wú qióng)
吐故纳新的近义词(tǔ gù nà xīn)
苍莽的近义词(cāng mǎng)
秘而不露的近义词(mì ér bù lù)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
相关成语
- fǎng fú仿佛
- qiáng fèn强奋
- suān wén酸文
- xīn xuě新雪
- zhàng lì杖力
- líng qū灵区
- shǒu yì守邑
- shì jiàn誓剑
- shì guān世官
- niǎo hài鸟害
- luó luò罗络
- suǒ tīng jǔ rén锁厅举人
- biàn suǒ便所
- kāng jì康济
- fàng mù放目
- sì huì wǔ dá四会五达
- yuè qì越器
- yǐ shì倚势
- jí xīng biǎo yǎn即兴表演
- qù biān觑边
- sī jìng sī ài厮敬厮爱
- cháng diǎn常典
- zuì yù tuí shān醉玉颓山
- mǎi hóng买红
- lüè jié掠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