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邪
词语解释
无邪[ wú xié ]
⒈ 没有邪恶的想法。
例无邪的儿童。
英unaffected;
引证解释
⒈ 谓无邪僻,无邪曲。
引《礼记·乐记》:“中正无邪,礼之质也。”
《史记·李斯列传》:“臣无邪,则天下安;天下安,则主严尊。”
宋 朱熹 《恕斋记》:“盖饰不过侈,而简不至陋;起居便适,而视听无邪。”
巴金 《灭亡》第六章:“她刚要猜想这是什么事,但另一个念头立刻捉着了她,她底美丽的脸上又出现了无邪的娇笑。”
⒉ 我国古代诗教的一种观点。谓诗的最高标准是中和雅正,谓之“无邪”。
引《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诗者,持也,持人性情。三百之蔽,义归无邪。”
《文献通考·经籍五》:“盖知诗人之意者,莫如 孔 孟 ;虑学者读《诗》而不得其意者,亦莫如 孔 孟,是以有‘无邪’之训焉。”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如 中国 之诗, 舜 云言志,而后贤立説,乃云持人性情,三百之旨,无邪所蔽。”
⒊ 指物体中分没有偏差。
引《周礼·考工记·弓人》:“凡为弓……析干必伦,析角无邪。”
郑玄 注:“亦正也。”
国语辞典
无邪[ wú xié ]
⒈ 没有不正当的思想或行为。
引《礼记·乐记》:「中正无邪,礼之质也。」
《史记·卷八七·李斯传》:「臣无邪则天下安,天下安则主严尊。」
近活泼
最近近义词查询:
造作的近义词(zào zuò)
打斗的近义词(dǎ dòu)
各式各样的近义词(gè shì gè yàng)
干扰的近义词(gān rǎo)
潦草的近义词(liáo cǎo)
市井的近义词(shì jǐng)
安谧的近义词(ān mì)
苗条的近义词(miáo tiáo)
滔滔不絶的近义词(tāo tāo bù jué)
犹疑的近义词(yóu yí)
失慎的近义词(shī shèn)
舶来品的近义词(bó lái pǐn)
佻达的近义词(tiāo dá)
未定之天的近义词(wèi dìng zhī tiān)
窒碍的近义词(zhì ài)
州官放火的近义词(zhōu guān fàng huǒ)
满坑满谷的近义词(mǎn kēng mǎn gǔ)
倚赖的近义词(yǐ lài)
显目的近义词(xiǎn mù)
大权在握的近义词(dà quán zài wò)
峻拒的近义词(jùn jù)
海不扬波的近义词(hǎi bù yáng bō)
死气的近义词(sǐ qì)
千里镜的近义词(qiān lǐ jìng)
全始全终的近义词(quán shǐ quán zhōng)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