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钵
词语解释
托钵[ tuō bō ]
⒈ 参见:托钵,托钵。
引证解释
⒈ 手托钵盂。指僧人赴斋堂吃饭或向施主乞食。钵。梵语的省音译,意为应器。比丘的食器。
引《联灯会要·雪峰义存禅师》:“鐘未鸣,鼓未响,托鉢向甚么处去?”
《续传灯录·惟正禅师》:“闻托鉢乞食,未闻安坐以享。”
明 高濂 《玉簪记·谭经》:“衣食浑无措,空门来托鉢。”
明 陈贞慧 《书癸巳毘陵事》:“其时有 澹上人,从 匡庐 来,肩瓢笠,日托钵於市。”
⒉ 泛谓贫困求人。
引清 张鹿徵 《与程端伯先生书》:“邇来落魄无似,托鉢 东牟。”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盍投笔从戎,聊以博升斗,不犹愈於托鉢同人,受守钱虏之轻薄乎?”
《黑籍冤魂》第二十回:“终日在街头沿门托钵,到了夜间,就在人家屋檐下歇宿。”
国语辞典
托钵[ tuō bō ]
⒈ 僧人的食具称为「钵」。佛教僧人乞求布施、化缘,皆以手托承钵盂,故称为「托钵」。后引为乞食、讨饭之意。
近讨饭 乞食
最近近义词查询:
减轻的近义词(jiǎn qīng)
决断的近义词(jué duàn)
作弄的近义词(zuò nòng)
正式的近义词(zhèng shì)
藴藉的近义词(yùn jiè)
暧昧的近义词(ài mèi)
耳濡目染的近义词(ěr rú mù rǎn)
数量的近义词(shù liàng)
道喜的近义词(dào xǐ)
气焰的近义词(qì yàn)
逸想的近义词(yì xiǎng)
亲昵的近义词(qīn nì)
夹杂的近义词(jiā zá)
天资的近义词(tiān zī)
清凉的近义词(qīng liáng)
完满的近义词(wán mǎn)
葱翠的近义词(cōng cuì)
总务的近义词(zǒng wù)
象齿焚身的近义词(xiàng chǐ fén shēn)
开动的近义词(kāi dòng)
淫亵的近义词(yín xiè)
瓮中捉鳖的近义词(wèng zhōng zhuō biē)
乘虚而入的近义词(chéng xū ér rù)
颐指气使的近义词(yí zhǐ qì shǐ)
玉楼赴召的近义词(yù lóu fù zhào)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