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莽
词语解释
伏莽[ fú mǎng ]
⒈ 《易·同人》:“九三,伏戎于莽。”莽,丛生的草木。后以“伏莽”指军队埋伏在草莽中。亦指潜藏的寇盗。
引证解释
⒈ 莽,丛生的草木。后以“伏莽”指军队埋伏在草莽中。亦指潜藏的寇盗。
引《易·同人》:“九三,伏戎于莽。”
唐 李德裕 《授王元逵平章事制》:“始擒伏莽之戎,遽拔升天之险。”
清 黄宗羲 《阎公神道碑铭》:“伏莽一发,必不可支。”
孙中山 《上李鸿章书》:“方今伏莽时闻,灾荒频见。”
国语辞典
伏莽[ fú mǎng ]
⒈ 本为军队藏匿草丛中,后世用以指隐伏的盗匪。
引《旧唐书·卷一·高祖本纪·史臣曰》:「由是攫金有耻,伏莽知非。」
近盗匪
最近近义词查询:
队伍的近义词(duì wǔ)
收益的近义词(shōu yì)
东瀛的近义词(dōng yíng)
想像的近义词(xiǎng xiàng)
机智的近义词(jī zhì)
比比皆是的近义词(bǐ bǐ jiē shì)
疏懒的近义词(shū lǎn)
百口的近义词(bǎi kǒu)
文采的近义词(wén cǎi)
酷寒的近义词(kù hán)
推测的近义词(tuī cè)
负屈的近义词(fù qū)
善士的近义词(shàn shì)
顿脚的近义词(dùn jiǎo)
坚强的近义词(jiān qiáng)
博识的近义词(bó shí)
卡脖子的近义词(kǎ bó zǐ)
伕子的近义词(fū zǐ)
拨乱的近义词(bō luàn)
怒冲冲的近义词(nù chōng chōng)
涓滴的近义词(juān dī)
凶事的近义词(xiōng shì)
布局的近义词(bù jú)
乌有的近义词(wū yǒu)
备尝辛苦的近义词(bèi cháng xīn kǔ)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