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士
词语解释
吉士[ jí shì ]
⒈ 犹贤人。
⒉ 男子之美称。
⒊ 古新罗国官名。
⒋ 明清时庶吉士的简称。
引证解释
⒈ 犹贤人。
引《书·立政》:“继自今立政,其勿以憸人,其惟吉士,用勱相我国家。”
《汉书·元帝纪》:“咎在朕之不明,亡以知贤也。是故壬人在位,而吉士雍蔽。”
颜师古 注:“吉,善也。”
宋 叶适 《上宁宗皇帝札子·嘉泰三年》之一:“召康公 为 成王 赋《卷阿》之诗,言求贤用吉士。”
清 戴名世 《<傅天集>序》:“所为歌诵其主之寿考福禄,而兼及於吉人吉士之多也。”
⒉ 男子之美称。
引《诗·召南·野有死麕》:“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刘 氏女因嫂而得夫,怀吉士初非衒玉。”
清 李渔 《蜃中楼·耳卜》:“堪笑我诱人吉士,反自怀春。”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补救世道文件四种》:“从此老喉嘹喨,吟关关之雎鸠;吉士骈填,若浩浩乎河水。”
⒊ 古 新罗国 官名。
引《北史·新罗传》:“其官有十七等;一曰伊罚干,贵如相国,次伊尺干……次吉士,次大乌,次小乌,次造位。”
⒋ 明 清 时庶吉士的简称。
引清 桂文灿 《经学博采录》卷九:“休宁 戴东原 吉士 震,少从 婺源 江慎修 明经游,通天地人之学。”
清 桂文灿 《经学博采录》卷九:“胡君 癸未下第,南归,与吉士同舟,至 富春江 乃别。”
国语辞典
吉士[ jí shì ]
⒈ 善士、贤人。
引《书经·立政》:「继自今立政,其勿以?人,其惟吉士,用劢相我国家。」
《汉书·卷九·元帝纪》:「咎在朕之不明,亡以知贤也。是故壬人在位,而吉士雍蔽。」
近良士 吉人 善人
⒉ 男子的美称。
引《诗经·召南·野有死麕》:「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醒世恒言·卷八·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刘氏女因嫂而得夫,怀吉士初非衒玉。」
相关成语
- jǐn suō紧缩
- míng qì àn qǔ明弃暗取
- zhù rén wéi lè助人为乐
- xī dòng噏动
- qín tiǎn禽殄
- xié pì邪僻
- xiǎo hòu shēng小后生
- chū qī出妻
- jiù lái旧来
- yī xí huà一席话
- hé xiàng何向
- biān bì jìn lǐ鞭辟近里
- sān huì三秽
- biē suǒ鳖索
- wán xiè玩泄
- yān zhì淹踬
- liú shuǐ bù fǔ,hù shū bù lóu流水不腐,户枢不蝼
- fǔ gǔ腐骨
- dà nüè大虐
- fēi lǜ非虑
- yǎ fàng雅放
- gǔ nù鼓怒
- gā mǎ dāo伽马刀
- ào tóu鏊头
- huà sī画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