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药
词语解释
火药[ huǒ yào ]
⒈ 一种黑色或棕色炸药,由硝酸钾、木炭和硫磺机械混合而成,最初均制成粉末状,以后一般制成大小不同的颗粒状,可供不同用途之需,在采用无烟火药以前,一直用作唯一的军用发射药。
例引着火药。——《广东军务记》
枪弹火药。——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火药火器。——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火药三百罂。
英gunpowder;
引证解释
⒈ 受热或撞击后立即引起爆炸的化合物或混合物。
引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火药》:“凡火药以硝石硫黄为主,草木灰为辅。硝性至阴,硫性至阳,阴阳两神物相遇於无隙可容之中,其出也,人物膺之,魂散惊而魄齏粉。”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烽子》:“﹝予﹞乃取火鎗火药下铅子,向妇人发之。”
毛泽东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一章第一节:“在很早的时候, 中国 就有了指南针的发明。还在一千八百年前,已经发明了造纸法。在一千三百年前,已经发明了刻版印刷。在八百年前,更发明了活字印刷。火药的应用,也在 欧洲 人之前。”
⒉ 药剂名。
引南朝 宋 鲍照 《松柏篇》序:“呼吸乏喘,举目悲矣,火药间缺而拟之。”
国语辞典
火药[ huǒ yào ]
⒈ 受冲击或热,即起剧烈化学变化而发生高热及多量气体的化合物或混合物。最早用于辟邪、驱鬼和娱乐,宋朝时始用于军事。是我国三大发明之一。
近炸药
最近近义词查询:
纪念的近义词(jì niàn)
领先的近义词(lǐng xiān)
雕刻的近义词(diāo kè)
广阔的近义词(guǎng kuò)
糜烂的近义词(mí làn)
价值连城的近义词(jià zhí lián chéng)
失落的近义词(shī luò)
报命的近义词(bào mìng)
夏历的近义词(xià lì)
阐明的近义词(chǎn míng)
透骨的近义词(tòu gǔ)
满腔的近义词(mǎn qiāng)
都门的近义词(dū mén)
评释的近义词(píng shì)
不足齿数的近义词(bù zú chǐ shǔ)
侵略的近义词(qīn lüè)
佳人的近义词(jiā rén)
品德的近义词(pǐn dé)
收容的近义词(shōu róng)
款待的近义词(kuǎn dài)
锋利的近义词(fēng lì)
雅会的近义词(yǎ huì)
投笔从戎的近义词(tóu bǐ cóng róng)
坐卧不安的近义词(zuò wò bù ān)
车载斗量的近义词(chē zài dǒu liáng)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
相关成语
- huà yī guān画衣冠
- jīn qī襟期
- yì fǎ义法
- hǎi kòu海寇
- cōng qiàn葱蒨
- xiǎo rì yuè小日月
- biān shēng鞭声
- lāo lù捞漉
- huàn guān宦官
- xīn mù歆慕
- shū móu shǎo lüè疏谋少略
- piān qiáo偏桥
- náng dǐ囊底
- luàn bèi乱悖
- léng sǒng棱耸
- biāo yì标译
- nèn dǐ恁底
- tài mǔ shān太姥山
- lián shān qún连衫裙
- dǎ chōu fēng打抽丰
- guī rén归仁
- tǔ jiā zú土家族
- jū qǐ居起
- wāng lǎo尪老
- bì zhòng zhú qīng避重逐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