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吞

词语解释
并吞[ bìng tūn ]
⒈ 把别国的领土或他人的财产强行并入自己的范围。
例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汉·贾谊《过秦论》
英annex; merge; swallow up;
⒉ 吞没,淹没。
例若干住人的地区反而为沙漠所并吞。——《向沙漠进军》
引证解释
⒈ 兼并侵吞。
引汉 贾谊 《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唐 李山甫 《乱后途中》诗:“诸侯贪割据,羣盗恣并吞。”
宋 岳飞 《御书屯田三事跋》:“祜(羊祜 )辅 晋武,慨然有并吞之心。”
⒉ 容纳合并。
引晋 郭璞 《江赋》:“揔括 汉 泗,兼包 淮 湘,并吞 沅 澧,汲引 沮 漳。”
把别国的领土或别人的产业等强行纳入自己的范围内。 明 无名氏 《临潼斗宝》第一折:“某有心併吞十七国诸侯,争奈无有妙计。”
清 无名氏 《义火可握国记》:“其后虽併吞四邻,不復染指於该国。”
柯超 《辛壬琐记》:“贼既败窜,散处 绍 属。 绍 民疲敝,无所得食,每自相併吞。”
国语辞典
并吞[ bìng tūn ]
⒈ 侵占他人财物土地或他国的领土。也作「并吞」。
引《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自取唐州破湖南后,志气愈骄,有并吞天下之心。」
《三国演义·第一一一回》:「昔日武祖纵横四海,文帝、明帝有包括宇宙之志,并吞八荒之心。」
近吞噬 兼并
最近近义词查询:
功能的近义词(gōng néng)
谈判的近义词(tán pàn)
按时的近义词(àn shí)
性质的近义词(xìng zhì)
遵守的近义词(zūn shǒu)
名义的近义词(míng yì)
跃跃欲试的近义词(yuè yuè yù shì)
检察的近义词(jiǎn chá)
盛怒的近义词(shèng nù)
无与伦比的近义词(wú yǔ lún bǐ)
白热化的近义词(bái rè huà)
凭单的近义词(píng dān)
清扫的近义词(qīng sǎo)
同心协力的近义词(tóng xīn xié lì)
上帝的近义词(shàng dì)
默默无言的近义词(mò mò wú yán)
上层的近义词(shàng céng)
席卷的近义词(xí juǎn)
激愤的近义词(jī fèn)
收集的近义词(shōu jí)
兑现的近义词(duì xiàn)
淫亵的近义词(yín xiè)
开门揖盗的近义词(kāi mén yī dào)
殡车的近义词(bìn chē)
吠形吠声的近义词(fèi xíng fèi shēng)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
相关成语
- sì lì fá俟力伐
- tè jǐng特警
- xiān yǒu先友
- qiān mián芊眠
- jiàn guān建官
- xiào yán笑言
- xiè gōng lǐng谢公岭
- bào lì暴戾
- jiān lì尖利
- bì bō gǔn gǔn碧波滚滚
- huǒ pīn火拚
- tuì zāng退赃
- dēng lǐ登礼
- wàng lù望路
- cáo sī漕司
- cōng dòng潨洞
- xíng páo行炰
- pò kǒng迫恐
- huǐ dú毁讟
- zǒu yīn chā走阴差
- mài kǒu chī卖口吃
- huí chuán zhǎn duò回船转舵
- qī gāo bā dī七高八低
- bài fú拜伏
- mù mú木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