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

词语解释
国民[ guó mín ]
⒈ 全国民众。
英national; citizen;
⒉ 今指取得一国国籍的人,即该国国民。
引证解释
⒈ 一国或藩封所辖的百姓。
引《周礼·春官·墓大夫》:“令国民族葬。”
《左传·昭公十三年》:“先神命之,国民信之。”
《史记·东越列传》:“威行於国,国民多属,窃自立为王。”
《汉书·王子侯表下》:“藉阳侯 显,坐恐猲国民取财物,免。”
清 秋瑾 《赠浯溪女士徐寄尘和原韵》:“今日舞臺新世界,国民责任总应分。”
⒉ 近代以来称具有某国国籍的人为该国国民。
国语辞典
国民[ guó mín ]
⒈ 泛指全国的人民。
引《左传·昭公十三年》:「民无怨心,先神命之,国民信之。」
近公民 人民
⒉ 凡取得一国国籍的人民,就是该国的国民。
分字解释
※ "国民"的意思解释、国民是什么意思由文户修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要想使国民经济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首先必须拨乱反正。
2.以荣不动声色地了解了三门县所有军、警部队的兵力、武器装备、布防等机密,并趁机参加国民党县党部、县政府、县参议会召开的各种会议,掌握敌情动态。
3.韩国民间代表团到北朝鲜瞻仰金正日的遗容。
4.***所说30年前拜读先生崇论宏议,是指蓝公武在五四运动前后在《国民公报》连续发表的多篇政论。
5.一个有责任的人对父母、儿女真爱的表现乃在他对这个温馨、幸福的家庭有万全的准备。有适当的保险是一种道德责任,也是国民该担负起的义务。
6.非洲国民大会的“干部分配”机制使情况变得更糟,忠诚的党员可以派往收入丰厚的公众事务岗位上,他们并不一定称职或者能够胜任。
7.天津解放后,北平已被解放军重兵包围,城内炮声清晰可闻,国民党官兵风声鹤唳,一日数惊。
8.一百十三、五十年後的1974年,大国民议会才准许奥斯曼皇室的後裔获取土耳其公民身份。
9.国民党背信弃义,激起了全国人民更大的愤怒。
10.国民政府迁都北京后,陶德琨历任财政部币制委员会专任委员,泉币司科长等职,负责研究和筹办币制改革。
相关词语
- guó yǒu国有
- shì mín市民
- hàn mín汉民
- yín mín淫民
- ān mín bǎng安民榜
- guó zhōng zhī guó国中之国
- guó mín国民
- guó mín国民
- biān mín边民
- mín fáng民防
- rén mín qún zhòng人民群众
- zhōng huá mín zú中华民族
- ān mín安民
- jiàn mín贱民
- wǎng mín网民
- guó huì shān国会山
- yì mín逸民
- guó dū国都
- jū mín qū居民区
- mín yì民意
- guó yōu国忧
- wáng guó王国
- mín xiào民校
- mín fèn民愤
- jī mín饥民
- lì mín力民
- rén mín gōng shè人民公社
- rǎo mín扰民
- zhōng huá mín guó中华民国
- zhōng huá mín guó中华民国
- fù guó负国
- guó cè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