锱铢必较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一分一厘也一定要计较(锱:四分之一两;铢:二十四分之一两;二者是古代极小的计量单位)。
出处《荀子 富国》:“割国之锱铢以赂之,则割定而欲无厌。”
例子就是族中亲派,不论亲疏,但与他财利交往,锱铢必较,一些情面也没有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一
基础信息
拼音zī zhū bì jiào
注音ㄗ ㄓㄨ ㄅ一ˋ ㄐ一ㄠˋ
繁体錙銖必較
正音“锱”,不能读作“liú”。
感情锱铢必较是贬义词。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辨析锱铢必较与“斤斤计较”有别:锱铢必较侧重于形容计较财物;“斤斤计较”不限于形容计较财物。
近义词斤斤计较、一毛不拔、锱铢较量
反义词满不在乎、慷慨解囊、豁达大度
英语be alive to one's own interests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离经辨志(意思解释)
- 栋梁之材(意思解释)
- 秣马厉兵(意思解释)
- 敏而好学(意思解释)
- 坏法乱纪(意思解释)
- 饮水思源(意思解释)
- 苦口之药(意思解释)
- 行不顾言(意思解释)
- 悬石程书(意思解释)
- 死对头(意思解释)
- 心旷神怡(意思解释)
- 冲锋陷阵(意思解释)
-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意思解释)
- 交臂历指(意思解释)
- 忙不择价(意思解释)
- 取之不尽(意思解释)
- 故态复萌(意思解释)
- 细水长流(意思解释)
- 凌云之志(意思解释)
- 耳聪目明(意思解释)
- 丰功伟绩(意思解释)
- 出师不利(意思解释)
- 竹篮打水一场空(意思解释)
- 虑周藻密(意思解释)
- 在此存照(意思解释)
- 悲不自胜(意思解释)
- 师严道尊(意思解释)
- 五花八门(意思解释)
※ 锱铢必较的意思解释、锱铢必较是什么意思由文户修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小人得志 | 小人:旧指道德低下或行为不正派的人。指人格卑下的人取得权势。 |
脆而不坚 | 脆弱而不坚实。形容虚有其表。 |
有两下子 | 比喻有点本领。 |
炒鱿鱼 | 因鱿鱼一炒就卷起来,比喻卷铺盖。指解雇。 |
师心自是 | 师心:以心为师。指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
放牛归马 |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
死要面子 | 指特别爱惜自己的颜面。 |
箪瓢屡空 | 箪:盛饭竹器;瓢:舀水器。吃的喝的匮乏。形容生活非常贫困。 |
一塌糊涂 | 形容混乱或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 |
逢人只说三分话 | 逢:遇见。指人与人互相欺瞒,不把实际情况或心里话说出来。 |
八荒之外 | 八面荒远的地方以外。形容极其旷远。 |
赶尽杀绝 | 驱除干净;彻底消灭。比喻残忍狠毒;不留余地。 |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 牛后:牛的肛门。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
举善荐贤 | 贤:胡才能,有道德的。保举推荐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
大树将军 | 原指东汉冯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将领。 |
半路出家 | 半路:路途走到一半;指成年以后;出家:离家去当和尚、尼姑。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尼姑或道士的。泛指半路上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 |
雄心壮志 | 伟大的理想;宏伟的志愿。 |
节哀顺变 | 抑制哀伤,顺应变故。用来慰唁死者家属的话。 |
难上加难 | 难:不容易。形容极端的难度。 |
休戚是同 | 休:欢乐,吉庆;戚:忧愁;是:语助词。彼此间的忧乐和祸福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同甘共苦。 |
结缨伏剑 | 结缨:系上帽带;伏剑:拔剑自刎。比喻为维护正义而献身。 |
通俗易懂 | 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 |
东施效颦 | 美女西施因病皱眉;显得更美。邻里丑女(后称东施);机械地模仿;也皱起眉头;结果这副苦相使她显得更丑(效:模仿;颦:皱眉头)。比喻不顾具体条件;不加分析地胡乱摹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显得可笑。 |
唇枪舌剑 | 嘴唇像枪;舌头像剑。形容能言善辩;言词犀利;针锋相对。也作“舌剑唇枪。” |
叫苦连天 | 一声接一声地诉苦。 |
白草黄云 | 形容边塞荒漠凄凉的景象。 |
知往鉴今 | 鉴:借鉴。了解过去作为今天的借鉴。 |
牛骥同槽 | 见“牛骥同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