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识字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有文化修养。
出处明·冯惟敏《朝天子·自遣》曲:“海翁,命穷,百不会,千无用。知书识字总成空。”
例子清·李渔《奈何天·计左》:“你是个知书识字的人,难道‘覆水难收’四个字也不知道吗?”
基础信息
拼音zhī shū shí zì
注音ㄓ ㄕㄨ ㄕˊ ㄗˋ
繁体知書識字
感情知书识字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从俗就简(意思解释)
- 因材施教(意思解释)
- 迩安远至(意思解释)
- 习非成是(意思解释)
- 防患于未然(意思解释)
- 高步阔视(意思解释)
- 饮水思源(意思解释)
- 可想而知(意思解释)
- 废书而叹(意思解释)
- 归马放牛(意思解释)
- 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意思解释)
- 望而生畏(意思解释)
- 粗服乱头(意思解释)
- 大开方便之门(意思解释)
- 茕茕孑立(意思解释)
- 恐后争先(意思解释)
- 叫苦连天(意思解释)
-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意思解释)
- 充耳不闻(意思解释)
- 偶语弃市(意思解释)
- 今古奇观(意思解释)
- 洗耳恭听(意思解释)
- 诸如此类(意思解释)
- 如火如荼(意思解释)
- 力屈道穷(意思解释)
- 扯旗放炮(意思解释)
- 书不释手(意思解释)
- 广开言路(意思解释)
※ 知书识字的意思解释、知书识字是什么意思由文户修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雨零星散 | 残败零落貌。常用以比喻溃败。 |
武不善作 | 意思是既动武就不能讲斯文。 |
风言影语 | 捕风捉影的话语。 |
学贯中西 | 形容中文、外语都十分好。 |
逆道乱常 | 指违背道德纲常。 |
用心竭力 | 用尽心计和力量。 |
背腹受敌 | 指前后都受到敌人的攻击。 |
望风扑影 | 比喻做事没有把握,没有目标。也比喻毫无根据地盲目寻求。 |
举世混浊 | 举:全。混浊:不清明。世上所有的人都不清不白。比喻世道昏暗。 |
想望丰采 | 见“想望风采”。 |
穷家富路 | 指居家应节俭,出门则要多带盘缠,免遭困窘。 |
哀而不伤 | 哀:悲哀;伤:伤害;妨害;悲痛过分。①感情适度;悲哀而不过度伤心。后用来形容诗歌;音乐等含优雅哀调;却又感情适度而不过分;具有中和美。②比喻言行适度或无伤大雅。 |
自强不息 | 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步。息:停止。 |
和风细雨 | 温和的风和细小的雨。本指自然现象;现多指用和缓的态度和方式处理问题。 |
动荡不定 | 荡:摇动。动荡摇摆,不安定。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 |
屈指一算 | 屈:弯曲。扳着指头一算。 |
仰屋著书 | 仰:脸向上;著:写。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 |
故步不离 | 故步:旧的步法。比喻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不求上进。 |
兵无常势 | 兵:战争;常:常规、不变;势:形势。指用兵作战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式。指根据敌情采取灵活对策。 |
慌里慌张 | 指焦急不安或精神慌乱。 |
没里没外 | 里外不分,指说话做事不分场合。 |
牝鸡司晨 | 牝鸡:母鸡;司:掌管。比喻女人掌权当政。 |
土木形骸 | 形骸:指人的形体。形体象土木一样。比喻人的本来面目,不加修饰。 |
囊萤照雪 | 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
藏形匿影 | 藏、匿:隐藏。隐藏形迹,不露真相。 |
望而生畏 | 看着就害怕。生畏:害怕。 |
信以为真 | 把假的当作真的。信:相信。 |
断香零玉 | 比喻女子的尸骸。 |